什么是低价倾销?
成都的滴滴快车,起步价4.2元。这种价格连滴答、一位顺风车都望尘莫及。
公交车的价格,难怪司机大规模罢工抵制。
团结就是力量。
滴滴这次算是踢到了硬板上,立马向罢工的网约车司机做出解释:
误会一:并非成都主城区起步价4.2元,而是区县;误会二:平台调价之后不扣0.5元信息费;误会三:价格有升有降,夜间里程费、工作日高峰期时长费,是涨的;误会四:乘客端确实是降价了。
还有一段司机与司机之间的对话作为强有力的洗白,我看着都觉得尴尬,简直荒唐可笑。
对话内容想表达的大概意思就是:
老李:这次调价的好处你跟司机们仔细说说。
老王侃侃而谈:滴滴这次是真了不得,调价后不扣0.5元信息费,这是天大的好事;订单到9分钟就超过起步价,司机的好日子要来了;乘客因为降价了更愿意打车,司机能赚更多的钱。
老李幡然醒悟:哎呀,差点错怪平台了。滴滴可真是为司机着想!
讲真,滴滴这波幼儿园水平的公关不合格,洗白的理由太牵强。
明明就是在用低价倾销的方式吸引客户,司机的单量看似高了,但流水不一定高,老司机都知道单子的质量才是高流水的关键。
何况,真为司机着想,就应该理解司机的痛点:抽佣太高。
3月1日起开始实施“调价”与“雷霆计划”,这两个新规都打着为司机着想的理由,不心虚吗?
调价受惠的是乘客,受益的只会是平台;雷霆计划更可笑,奖励10分口碑值有何意义?还不如出条政策:司机口碑值越高,抽佣越少。
一群人整天吹着空调喝着卡布奇诺坐在办公室绞尽脑汁想着如何给司机下套,尽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段还要在文案上立个“婊子”牌坊。
调价后的低价倾销只是在打压竞争对手,用户在打车时其实并不会太计较起步价的高低,真有用车需求,10元5元都会选择打车。
区县的价格降到4.2元还理直气壮,这是要干掉公交车的节奏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司机集体罢工抵制肯定是积怨已久,赚不到钱只能另谋出路,已经有不少司机跟我反应去了滴答、一喂顺风车等平台。
滴滴的规则制定者们,很想跟你们说一句:做人别虚伪,坑人也要光明正大,不要当司机们都是傻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