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飞舞的潍坊风筝使郑板桥始终念念不忘,精妙绝伦的"高密三绝"承载了莫言的童年回忆。让我们跟着书本走进《多彩潍坊》,感受手艺人指尖上的"非遗魅力"!
杨家埠的年画不简单,"一言不合"飞上天?
自古以来,潍坊的杨家埠村就有着 "冬天画年画,春天扎风筝"的习俗。在这里,多彩的年画和风筝组成CP,成功"霸占"了杨家埠村的天空,也形成了潍坊风筝的一大特色。
"扒一扒"风筝的"前半生",它竟然曾是窥探军情的"侦察机"?
最初的风筝其实是个军事用具,在战争中曾被用来窥探军情、传递情报等。古人甚至还用风筝承载炸药,并通过风筝的相互碰撞来引爆导火索。
"高密三绝"有哪三绝?莫言先生为啥把年画称为"挂像"?
在莫言的《挂像》中写道:"高密民间艺术,有‘三绝’之说。‘三绝’者,泥塑、剪纸、扑灰年画之谓也。"被称为"三绝"之一的扑灰年画,因为承袭了传统文人画的题材和绘画方式,所以装裱工艺也跟文人画相同,以悬挂为主,因此年画也被莫言先生叫做"挂像"。
杨家埠的年画风筝、高密的扑灰年画,不仅蕴含着浓厚的民俗文化,也体现了人们丰富的精神追求。跟着书本探索"非遗"奥秘,还有更多精彩等着你来节目中发现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