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河南鹿邑:“五品”石刻《道德经》碑文通过专家鉴定

0
分享至

【百姓瞭望讯:记者 李森 通讯员 韩培培 河南报道】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家文化,弘扬老子思想体系,展现石刻
《道德经》的辉煌成果,以实际行动加快鹿邑文化强县建设,2月26日上午,河南大学教授、金石鉴藏专家、学者尤汪洋、王艳明博士等一行,受鹿邑县长军古陶瓷博物馆朱长军馆长的邀约,莅临老子故里——鹿邑县太清宫长军古陶瓷博物馆,对“五品”石刻《道德经》碑文进行鉴赏。

尤汪洋博士,曾就学于中国美院、首都师大、访学浙江大学历史系博物馆多年,从事明清金石篆刻思想研究,现就职于河南大学宋代艺术研究所;王艳明教授,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河南大学教授,从事金石文献与古器物研究,主要论著《清仪阁中的金石鉴藏世界》等。

在原太清宫景区于钦友主任、朱长军馆长的陪同下,尤汪洋、王艳明博士一行,参观了太清宫景区和鹿邑长军瓷器博物馆,在第二展厅,对五品石刻《道德经》进行了鉴赏。

这五品石刻《道德经》分别是:东汉建武元年石刻《道德经》碑第二章,长52.5cm、宽34cm、高11.5cm;东汉熹平二年石刻《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长34cm宽24cm高8cm;东汉石刻《道德经》第九章,长33cm,宽30cm,高5cm; 东汉石刻《道德经》第九章,长27cm宽19cm高10cm; 唐代石刻《道德经》第八章,长33cm宽20cm高6.5cm。

尤汪洋博士表示,这五品石刻《道德经》碑,在时间上应早于儒家石刻经150年、早佛家刻石经509年,早唐虞世南校写《道德经》至少601年,这五品石刻《道德经》,对弘扬道教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提升了鹿邑文化的影响力,同时,也对现阶段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人文环境更具现实意义;王艳明博士强调,这组石刻《道德经》,是集思想智慧、书法艺术与雕刻艺术于一身的巅峰结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传世价值,其所呈现的中华民族至美大爱史无先例,开创了几千年中华书法和碑刻艺术的先河,无论从笔法、刀法、落款、脉络、细节上,都与当时年代相吻合,令人叹为观止,为之震撼,从书法、收藏、文字方面来看,都具有收藏、研究价值。

于钦友主任介绍说,朱长军馆长倾注了半生精力,致力于文物收藏、整理、研究,特别是对石刻《道德经》的收藏,为老子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为长军古陶瓷博物馆增添了镇馆之宝,也为鹿邑的文化建设、太清宫景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真正认识、了解石刻经的人很少,用毕生精力从事石刻经收藏、研究的人更少,朱长军馆长为老子文化的传承、为鹿邑文化的建设,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天,两位专家冒着雨雪、不畏严寒,光临老子故里,这不仅是对长军古陶瓷博物馆的关怀,也是对鹿邑人民的大力支持。

最后,朱长军馆长,对尤汪洋、王艳明一行光临长军古陶瓷博物馆,表示欢迎,通过专家们的鉴赏,对石刻《道德经》的高度评价,表示诚挚感谢,他说,我一定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老子传统文化,为鹿邑文化强县做出新的贡献!

【编辑:李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百姓瞭望
百姓瞭望
关注百姓,了解基层!
120文章数 3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