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氛围在元宵节过后也进入了尾声,但碧湘街里仍热闹非凡。
商家们把最好的美味都搬到门口,供来往的行人挑选,讨论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
新鲜的蔬菜、喷香的炒货油货、地道的小吃腊味,填满长沙人的幸福感,见证了老口子平凡而有滋味的生活~
挂在门口的咸鱼腊肉飘散出阵阵烟熏过后的香味,嗲嗲娭毑们挑选着,好像快乐都来自于这柴米油盐中。
长沙这座城市的热闹、市井、活色生香,在碧湘街展现得淋漓尽致。
藏身于南门口的繁华之中,仍保留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接地气和原始的味道。
看似不起眼的小店,一开就是几十年,甚至还上过热搜。长沙人好的那些味,在这里是应有尽有。
碧湘街里拥有两个招牌的店,汪记大概是独一家,耳朵麻花每天供应,生煎包只卖5个月。
老板姓汪,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进入南门口,凭借家传老手艺,已经卖了30多年了。
逢年过节光是卖油货就已忙得够呛。在这不一会的功夫食客来去了3波。
元宵节时爆火的炸元宵,在食客强烈要求下老板将再做一段时间,可以让更多食客品尝。
元宵外壳酥脆,内里仍保留着软糯的口感,包着的还是平常不易吃到的特制什锦馅。用北方做面食的手艺让元宵得到了升华。
一眼望去,都是辣妹儿时的味道,颜色相似但形状大小口味各异,满足着不同口味的需求。
红薯片、油薄脆、猫耳朵,都是越吃越想吃香到停不下来的油货,简直是长沙人特有的追剧零食。
地址:上碧湘街55号
时间:07:00—12:00 15:00—18:30
在上碧湘街中间位置,有家面积不足十几平米的小铺子,每天食客不断常常供不应求。
这家店彭家四代人开了30多年,从最初的只有炒瓜子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名气也跟随者越来越大。
碧湘源的名字有着做原汁原味优质食品的含义。炒原味西瓜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用老式的炒法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碧湘源是长沙第一家。亲自采购新疆上好西瓜子,炒熟后圆润饱满、皮上还带着油。
童年的记忆里还有一股甜酸味,是由酸枣粑粑带来的。颜色虽然不太好看,但每每看到总会口舌生津。
店里还有核桃、红枣、红薯片等传统炒货,价格实惠,每每路过都忍不住买上一些。
地址:南门口上碧湘街老46号现51号
时间:7:30—23:00
虽叫浪哥捆鸡,但店里并没有一位男性,大概和捆鸡里面并没有鸡肉是一个道理吧。
其实这是一家女承父业的店,开了30多年的卤味店,爸爸老了以后由女儿接手,但味道依旧。
捆鸡是用鸡肠子一圈圈缠绕捆绑制成的,放入卤水中卤制,再根据个人口味做成微辣和加辣款。
完全不用担心会有内脏的异味,卤香和辣味让你完全抛开对内脏的固有印象。
没有几十年的经验,很难将捆鸡切得薄而不散。店内有现成拌好的,也可以单买再回家炒着吃。
一大盆捆鸡泡在红油里,佐以蒜末、香油,简单的调料做出长沙人爱的味道。
地址:上碧湘街9号
时间:7:00—19:00
早晨七点营业,直到晚上七点才收摊,这家开在上碧湘街口二十几年的店,驰骋长沙剁辣椒界。
承袭了母亲做坛子菜的手艺,21年来不断试味调味,听取食客的建议反复摸索,回头客也随之积累。
卖剁辣椒的店很多,但要达到“鲜、辣、脆”的还真需要点功夫。辣椒的大小,腌制调料的比例和腌制时间都是关键。
长沙人的日常生活里,少不了剁辣椒这一抹红,红到清透的辣,浓到入喉的鲜。
这一口辣味都是漂泊在外湖南人最怀念的味道。
纯手工制作,加入剁椒酱汁,让平淡无奇的木瓜丝绽放无限光彩。鲜香脆爽,辣意上头。
坛子菜与剁椒在湘军的相遇,简直是一段完美的邂逅。木瓜丝、刀豆、萝卜皮等就是妥妥的例子。
地址:上碧湘街与黄兴南路交叉口西50米
营业时间:7:00—19:00
这趟感受年味之行中,有一家十年老店让辣妹印象最为深刻。老板说:“别拍我,我不想红。”
氤氲的热气从龙记馄饨飘出,店外老板娘娴熟的包着馄饨,店内老板煮着馄饨带给食客温暖。
小木棒上蘸取满满肉馅,放置馄饨皮上,三下两下不出5秒钟的功夫一个馄饨就包好了。
穿着白大褂,让人看着就觉得干净卫生。现包现卖,多数都是买生的回去将这份美味带给家人。
地址:上碧湘街65号
时间:6:00—22:00
长沙碧湘街
五代时期楚王马殷之子马希范
在此营建碧湘宫而得名
千年过后,褪去了贵气
成为了人们记忆中的“南门口菜市场”
这里保留着长沙老街热闹的样子
包容着“南腔北调”的各类美食
当然,这里还有带不走的碧水湘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