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老年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总是保持着养老观念。嘴上说不偏心,实际上却偏心得很。
而且这样偏心,老人还以为是理所当然。不会觉得有些内疚,也不会觉得有些不合适。儿子孙子可以传宗接代,至于女儿孙女,永远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是外人。
从晓云的女儿上学起,原本就在哥嫂家带孩子的婆婆,突然提出要来帮忙带孩子。晓云对于婆婆心里的小算盘,很不满意。
由于哥嫂的儿子,已经上了小学,自然不需要婆婆帮忙了。就这样过河拆桥,嫂嫂嫌弃婆婆在她家碍手碍脚,索性以要孩子上学为由,把她送回了老家。
能在城外待惯了的婆婆,一回乡下,哪里适应得了呢?她哭闹着要来小儿子家帮忙带孩子,说这些年欠小儿子小儿媳的债,现在有机会好好补偿。
丈夫费劲地和晓云商量,因为他很清楚,不仅自己欠晓云,父母也是欠晓云。只是晓云性格好,不吵不闹,自己一个人把所有委屈都咽下去了。
晓云看着纠结的丈夫,最后还是同意公婆到自己家来养老。说到带孩子,她也不能指望婆婆。这是因为小孩和他们一点也不熟悉,不愿意接近爷爷和奶奶。
自公公婆婆到自己家以后,婆家团聚的地方,就变成了晓云家。过年时或公公婆婆生日时,哥嫂们都带着孩子,聚在家里吃喝。
这个春节,也不例外。晓云忙了一天,见公公非常热心地牵着孙子的手,不停地问孙子吃什么。无论孙子喜欢什么,索性把美味的点心全塞进孙子的口袋。
晓云见此情景,有点心塞。可她并不是太计较的人,只要公婆开心,只要丈夫不为难。
吃过年夜饭之后,婆婆开始发红包。婆婆先是拿出红包,送给晓云的女儿。看看红包的厚度,晓云有些得意。
可后来婆婆拿出两个红包,却让晓云有些生气。由于婆婆给的两个红包,都是给小侄子的,显然比她女儿多了一个,而且每个红包里有2000元。
事实上,婆婆这么做,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而是连续三年。明明是亲生的孙女,却多给孙子一个红包。
一直以来,公婆口口声声说,孩子都一样,不偏心。但现在,他们很偏心。明明白白跟着小儿子小儿媳养老,老人的大事小事,身体不好跑医院,也都是他们夫妇的事。即使这样,公婆也只会偏心孙子。
晓云虽不想冒犯婆婆,但她已忍耐不住了。一连三年,她忍无可忍。
何况早已懂事的女儿,还傻傻地问妈妈:“爷爷和奶奶为什么每年都给哥哥一个大红包,而我却只有一个,他们不喜欢我吗?他们不喜欢我,为什么要来我家?”
晓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女儿的话,她非常伤心。于是反问公婆:“嘴上说不偏心,可你们每年都这样对我女儿,难道良心不痛吗?”
婆婆有点慌张的说,我们也没有办法,谁让你只有一个女儿。她总是要嫁出去的,是外人。只有孙儿,是自家人。
听到这句话,晓云气得浑身发冷她直接收拾了婆婆的行李,对她们说:“你们走吧,我伺候不了你们。等你们老人家病了,别找我了,找你的大儿子大孙子。”
晓云在把人赶出家门后,丈夫还一直劝她不要为了2000元而伤害大家的和气。2000元?那是公婆偏心,看不起孙女,公婆看不起她也无所谓,但不能让女儿受委屈。
从此,晓云再也没有带着女儿去看过奶奶。而且哥哥嫂嫂也不愿意收留他们,所以至今还住在老家。有时候婆婆哭着给老公打电话,想要回来,可是晓云却不肯点头。
因为她很明白,公婆不是要改过自新,而是他们无法忍受老家的艰苦生活,想回到小儿子养老。而且受了伤的晓云,哪里还能让他们如愿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