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00个好故事|王国才:“存根”的故事

0
分享至

“存根”的故事

王国才

我的家乡名叫水源坡村,也叫笋坡村。居住着王氏20来户和1户黄姓200来名村民。

为了发掘本村先人的革命光荣传统精神,教育后人与时俱进,砥砺前行,庚子年12月下旬一天,我与堂弟国钦一起到市档案馆查找水源坡村几位烈士的历史档案。在档案阅览室,两名年轻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我们。当我提出查找的几位烈士的名单后,一位工作人员马上在电脑上查询,并查出王业琪烈士信息,接着又查出王绍锦烈士信息。当他复印两位烈士“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存根和“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存根交给我们时,我们感激不已。

我拿着王业琪烈士光荣纪念证存根的复印件细看,存根表格左栏是打印体字,右栏是当时经办人用钢笔写的手笔。我逐栏读起来。姓名:王业琪,性别:男,年龄:二十六,籍贯:广东省乐会县水源坡村,生前所在部队:红军部队,职别:連长,牺牲原因、时间及地点:1928年陵水被围牺牲……

据村中前辈说,业琪是读黄埔军校出来的,从广州回来后,被组织派到陵水参加组建农民讨逆革命军,后改编为工农革命军……我仿佛置身时间隧道,听到激烈的枪炮声在1928年陵水县苏维埃政府保卫战中响起,我的宗亲王业琪连长带领红军部队在跟国民党军战斗,最后寡不敌众壮烈牺牲。王业琪没有留下子息,妻子后来改嫁石壁乡沟门村。

王绍锦烈士的光荣纪念证存根复印件记载如下:姓名:王绍锦,性别:男,年龄:24,籍贯:广东省乐会县水源坡村,生前所在机关:XX乡,职别:乡干部,牺牲原因、时间及地点:1932年在清党时被我方错杀死于内园……

我看后一愣,惊讶不已,心想,宗亲王绍锦是个乡干部,肯定是读过书追求革命的进步青年,即使自己遭受冤屈,为了实现人生崇高革命理想也舍身不惜……我扼腕赞叹。

我们继续请那位同志查找王宣业烈士的信息,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其档案未能找到。王宣业的“革命烈属”牌匾早年就挂在其子王绍儒家门楣上面,王宣业烈士的英雄事迹我们当小学生时早就耳熟能详。

宗亲王宣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系我党地下交通员,在一年夏天的一次行动中不幸被捕,敌人将他捆绑在椅子上搁置在龙江墟附近的沙滩上,让烈日烤晒逼供,在旁的敌人要他供出有关联我党领导人的信息,就释放他回家。王宣业坚贞不屈,没有开口,最终被活活晒死,为革命壮烈牺牲。王宣业烈士的光荣纪念证存根虽然没找到,却存在家乡后人的心中。

水源坡村是老区村庄,村民素有勤劳、善良、好学、图强的优良传统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1938年,水源坡村的王国钊、王国锦、王国忠和王绍春同时考上广东省立十三中(现嘉积中学),一时轰动龙江。

1939年日寇侵琼,王国钊初中毕业考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别离新婚不久的爱妻过海投身抗日斗争洪流,可惜因土水不服染病客死他乡。王国锦投笔从戎,参加琼崖纵队任某部文书,解放后转业到松涛水利局任科长。王国忠和王绍春则创业经商报国,解放后成为公私合营商店职员。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我为家乡有为了成立新中国而参加革命英勇牺牲的烈士而骄傲,也为建设新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的父老乡亲而自豪。

我的族伯父王绍澄是个马来亚归侨,1950年,他考入中山大学外文系就读,后因经济困难,仅读1年便辍学回家,家乡刚刚解放,百废待兴,这位有人生理想的归侨知识青年,决心为家乡的发展干一番事业。看到家乡落后的文化教育状况,他决定筹款创办一间华侨图书馆,用知识开发民智。

经众多华侨、乡贤的支持,没多久,王绍澄便在龙江墟置地建设起一间约80平方米的图书馆,收藏各类书籍达5000多册,这在解放初期一个墟镇是很了不起的创举。

乡贤王业儒先生说:“有了这间图书馆,人们生活情趣就不同了,早上,中老年人来赶集,喝茶后便到图书馆歇一歇,翻翻书报了解国家大事;中、下午,青年人劳作之余,也来图书馆翻翻书报,清除疲劳,增长知识;星期六、星期日,小学生也拥来这里找书、借书、读书,这个地方自然就形成一个读书看报的文化气氛。”

紧接着,王绍澄、吴惠民等归侨又发动华侨捐款捐物,于1956年创办起龙江华侨中学(下称:龙江侨中)。龙江侨中校长由龙江中心小学校长朱德传兼任,首年招收两个初一班。

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原主任王业儒先生便是龙江侨中首届学生,1958年初,他在校入党,成为学生党员,次年,以优异成绩考上琼海师范学校。

悠悠岁月数十载,无数龙江学子从这里走出去,成长为社会各界有用之才。办学益桑梓,芳名留百世。让我们永远记住龙江侨中的发起创始人王绍澄先生和吴惠民先生。

在创办文化教育事业的同时,王绍澄等人还发动华侨集资创办碾米厂和联合厂,创建可竹林抽水机站,开发可温橡胶场,创办侨资实业,为发展地方经济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会说英语的王绍澄伯父2020年仙逝,享年95岁。

我想,《龙江龙江》一书中,王业儒先生的《老华侨的桑梓情怀》便是赤子王绍澄先生留给世人的“存根”。

其实,每一代人都应留下自己的“存根”。

我耳畔尤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新年贺词中的那句话:“每个人都了不起!”心中倍感亲切。看吧,我这小小村庄,自上世纪70年代后出生的子孙,就有30多个学子先后考上早稻田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江南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及其他多所大中专院校。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些莘莘学子毕业后,纷纷赴各地应聘。他们在“大海”中沉浮拼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在各地各展风采,为做大“蛋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曾在2017年3期《北京文学》“北漂故事”征文栏读到水源坡子孙王祥的《爱在正前方》①,该文记录追梦者的足迹,留下奋斗者的身影。我想,这或许是以王祥为代表的水源坡这一代奋斗者留下追梦足迹的“存根”。

2021年1月23日

注:①该文原载《龙江龙江》,副题为“龙江人在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宝岛海南
宝岛海南
琼海在线,天天相见!
8915文章数 32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