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下一代钢铁侠”在哪上学吗?在马斯克的SpaceX园区里,有一所学校,没有外语课,校园里连一棵草都没有。
电影里的钢铁侠有坚硬盔甲,飞天入地,潇洒不羁。现实中的“硅谷钢铁侠”马斯克,首先是一位普通人类、一位父亲,而且是一个有6个孩子的父亲。
“没什么事比当五个儿子的爹更让我感觉快乐了”,马斯克在还只有五个孩子的时候,一次采访中幸福的说道。
马斯克认为,虽然在硬件层面上孩子继承了你的基因,但要让你对他的影响在软件层面有所体现,这取决于你有多少时间去陪伴他们。
马斯克会尽可能的参与孩子的成长,比如在周末陪孩子看电影、到迪斯尼坐过山车、尝鲜奶油做的“啤酒”,或是一起打游戏……
虽然马斯克希望花更多的时间陪伴、了解、影响他的孩子们,让他们兑现自己全部的“硬件潜力”!但马斯克却没有“分身术”,现实中的“硅谷钢铁侠”经营着太空探索、电动车、太阳能这几个大公司,还不忘在人工智能、超级隧道、脑机接口方面保持探索的他,能留给孩子的时间可以用秒来计数。
马斯克虽然特别想陪孩子,但却没有时间。
有些富豪会给很多钱、要什么买什么、送贵族学校、请一堆保姆陪,然后就心安理得地说:“我已经给了我的孩子一切。”
但马斯克被称为“天才”、“疯子”、“硅谷钢铁侠”,他的脑回路当然不一样。
既然自己没时间,不能完全亲手教育自己的孩子,那就建立一所代表自己个人意志和教育理念的学校,让这个学校来培养自己的孩子们。
那就干脆自己建一所学校吧。
于是便有了这所没有年级、从不统一校服、也不要求老师必须有资格证的Ad Astra(向着群星)的学校。
下一代“钢铁侠”,马斯克的5个儿子要在Ad Astra上学,马斯克当然要让自己的想法在这里得到彻底贯彻。
在Ad Astra这所学校,从教育理念到教师选择,再到学制设计,无不充满了马斯克的参与。
即使马斯克的非常缺时间,但他还会每周在学校工作 1 个小时,为这个教育项目投入了许多精力,让他具备了强烈的个人色彩:聘请名师、请各行业名人来校园演讲,配置最新的技术和教学设备、大量改变教育领域的传统做法。
除了时间,这些动作的背后,马斯克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脉资源、人力资源和资金。
当然,这里除了马斯克自己的5个孩子,还有马斯克的SpaceX公司高管的孩子,总数不超过50个。
或许,这所学校代表了马斯克对教育产业的探索——Ad Astra就像特斯拉的第一台试装原型车,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的孵化器。
在封闭的情况下,通过Ad Astra这个小规模学校进行测试,对革命性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的教育手法进行实践,拿自己的亲生孩子和自己公司高管的孩子们做“小白鼠”,这样的冒险精神,也只有“疯子”马斯克才能干得出来。
除了此前说过的,这所学校没有年级,不要统一制服,这里还有马斯克不想要的。
比如,Ad Astra以课程选择丰富着称,但在这里,你找不到外语课。
因为马斯克坚信,智能翻译工具很快就变得足够优秀,让人获得及时、精确的翻译,所以不需要再让孩子花大量时间去学外语。
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思维,但也遇到了争议。支持者认为,当孩子深入接触一门外语时,会加深他对另一种文化的了解,他们的思维和价值观将因此变得更加多元和复杂,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但马斯克考虑的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的大脑最终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与这一点相比,多学一门外语对大脑的影响将是轻微的。
在这里,马斯克还坚持不要体育和音乐课。
根据马斯克的理念,课堂的效率就像“你协助孩子把新知识下载到他大脑的速度”,而体育和音乐不需要每一个孩子都去“高速下载”,所以不该作为学校的课程。
马斯克本人和他的五个儿子在业余从来没有接触过任何一种乐器,也不热衷参加任何体育活动。
因此,这也让马斯克的课程设置被质疑:Ad Astra摒弃体育和音乐课,或许只是马斯克的个人偏好,却被强加到了一座学校的几十个孩子身上?
几乎全世界的所有学校,不论高端贵族学校或是最普通的贫民子弟学校,都非常在乎绿化建设,树木、草坪、池塘、花园,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大自然。
但在Ad Astra校园里,没有一棵树、一朵花、一根草。
Ad Astra以最前卫的方式,全心教导孩子们学习文化科技、合作沟通和逻辑推理,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更像是在硅谷科技公司内工作的高级程序员,每天身处于水泥、钢板和玻璃的世界里。
或许因为小区设置在SpaceX园区内,也注定了方圆几公里内,都没有大面积的花草树木。
但这样引起了人们的质疑:不管马斯克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让孩子们远离了大自然,但这些智力高超的孩子们在幼年缺失了自然元素的滋养,是否能成为内心自由、平衡、充满幸福感的个体呢?
没有年级,不用穿校服,课程新奇梦幻,没有外语,没有一棵树、一根草,但却可以近距离的观看SpaceX火箭发射,一切都如童话里的梦幻魔法学校。
置身在Ad Astra,有种马斯克无处不在的感觉,仿佛年幼时的小马斯克,按照天才就应该受到的那种待遇,在这里接受教育。
在这里,你会觉得传统教育模式太差劲了,Ad Astra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数字时代的人类精英。在这里不再有僵化、官僚的等级体系,不再有校园霸凌,只有最有趣的精彩课程和最优秀的老师,还有一群年龄不同但都特别聪明的同学,还有思想开明、会发火箭上天的好爸爸。
对于马斯克和SpaceX高管的儿子们来说,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激动人心。甚至梦幻到没有真正残酷的挑战、没有反复权衡的焦虑和难以满足的渴望、没有真正的恶。
但在客观的现实世界里,这些磨难和挫折,却是真实存在的。
马斯克的孩童时期,可以说是痛苦的,“即使人家把我打晕了,明天我还得接着去上学。”马斯克说道:“而现在的孩子,没有什么大难关要面对了,这对他们的未来,未必是件好事”。
马斯克小时候频繁遭遇的挫折,在某种程度上是他的天才之路上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质疑者认为,没有磨难和挫折,或许是这所学校的最大缺点。
马斯克为孩子创造的梦幻校园,或许可以保证他们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能成为优秀的人才,但未必能帮助孩子们成为出类拔萃的杰出人物。毕竟站在场边观察别人拼命是一回事,自己踏入角斗场以命相搏是另一回事。
对此,马斯克说自己不舍得“Give them a hard time”,不忍心给他们制造艰难的人生考验。
这是Ad Astra面临的一些争议,这从侧面也体现了伊隆·马斯克本人独特的教育价值观和他思维上的取舍。
马斯克的五个儿子说,“学校酷得我都不想放假”,马斯克知道他的主意成功了。
当然,随着马斯克的孩子先后从 Ad Astra 毕业,马斯克也变得更加繁忙,目前马斯克已经从学校事务中脱离出来。
据悉,目前Ad Astra已经更名为 Astra Nova, Astra Nova 方面表示,马斯克除了在 2020 年为 Astra Nova 捐款外,目前已经与学校没有任何经济利益关系。但值得庆幸的是,Ad Astra 并没有就此结束它的使命。
经历 6 年的摸索,Ad Astra 的教育理念日趋成熟,并希望将这种创新性的教育模式推广到更多家庭中去。
为了照顾世界各地的孩子可以享受到创新性的教育方式,Astra Nova 开始在2021年8月份起推出在线学习课程。
不过,要想成为这所学校的学生,可并不容易,除了不菲的费用,更要经过十几个想象力、理解力方面的难题的测试。
把300万人送上火星,让特斯拉在地底畅通过无阻,给人的大脑装上芯片,马斯克如此疯狂想法的来源、冒险精神的根源,以及他乐此不疲的技术革新的初衷,到底从何而来?
“你觉得我疯了吗?”马斯克曾不止一次向身边人、也向自己抛出这个问题。
阿什利·万斯深入地对马斯克及其家人、朋友、同学、同事、合作伙伴、儿时的玩伴等进行了长达近4年的采访,写成了这本《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
在这本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的是:从蹒跚学步开始,马斯克就开始听他的母亲讲述外祖父那些四处冒险的故事——深入丛林,寻找失落之城;驾着自己组装的私人飞机飞越数万公里,从南非到挪威,再辗转至澳大利亚,直到72岁高龄时因飞机事故折断脖子,才结束其疯狂的一生。马斯克特立独行的行事作风源自他母亲家数代传承的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真实地讲述了马斯克在创立、运营他那些足够改变世界的公司(包括PayPal,特斯拉,Space X和太阳城)时发生的惊人故事。同时也揭示了企业家和创业者如何专注于创业本身,并同时管理多领域公司所需要的能力、方法和经验,以及如何在与许多竞争对手交手时不断推进企业创新的步伐。
马斯克的人生难以复制,他的成功也很难复制,但正如有人问马斯克,对航天一窍不通的他如何能造出火箭时,马斯克回答说:“读很多书,见很多人。”
那么,就让我们读一读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感受一下疯狂想法的来源、冒险精神的根源吧。感兴趣的点击上方卡片,即可获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