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王老吉不姓“王”,变成“李老吉”“周老吉”“张老吉”会怎么样?
王老吉最新推出的“新年姓氏罐”,就将这个猜想变为了现实。
01
可以自定义的新年罐
如果你在超市看到一瓶“张老吉”或者“李老吉”,肯定觉得这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山寨产品。
但若是将“张老吉”放在张家人的年夜饭桌上,就会觉得这个年过得别有一番风味了。
王老吉的“姓氏罐”,就是为了新年量身定制。
在瓶罐包装上动手脚,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早前有可口可乐的城市罐,现在有旺仔牛奶的职业罐和民族罐。王老吉以“王”为切口,推出“姓氏罐”,成功吸引了网友们注意。
只是百家姓多得让王老吉根本无法应付这么多的姓氏印刷,于是,王老吉便想出“私人定制”的玩法。
消费者只需要登录小程序,便可进入私人定制页面,制作属于自己的“王老吉”。
这消息一出,网友们都开始积极参与,不过也有姓王的人表示:“我真是一点参与感也没有呢。”
02
这种自定义有必要吗?
品牌君看到王老吉出了这么个姓氏罐,也兴冲冲地跑去小程序,准备自定义一个自己姓氏的王老吉,等到年夜饭的时候喝。
结果,被价格打了闷头一棒。
先不说小程序有多难用了,当品牌君好不容易把名字大小调好,准备付款时,发现这瓶属于我自己的王老吉,必须要一口气买12罐,总共99元。
也不是说99元有多贵吧,只是普通的王老吉12罐就36元,这“私人定制”的代价,还是蛮大的。
送礼吧?99元似乎有点高不成低不就;当年夜饭饮料吧?就算是一大家人你也不能保证都一个姓,况且今年还倡导不要聚餐。
综上所述,除了王老吉死忠粉和喜欢新奇事物刺激的用户外,“姓氏罐”的受众不算太大。
不过,品牌君也从王老吉“姓氏罐”上,看到了包装营销的新趋势。
03
包装营销还能怎么玩?
快消品重点就在一个“销”。
如何让消费者们快速购买,从而提升销量,是各大快消品牌一直在探讨的课题。
除了产品本身的质量以外,产品“颜值”也决定了一个快消品销量的好与坏。几年来,快消品包装的亮点创意层出不穷。包装越来越趋向于一种独立的媒介,开始赋予产品价值。
品牌君看了市面上多个案例,发现了近几年的包装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定制化
定制瓶身这个玩法,其实可口可乐早就玩过了。多用于礼盒包装,消费者可以自己定制一套“表白”“祝福”等用词的可口可乐,作为礼品。
当然,本次王老吉的“姓氏罐”,也是以定制化为卖点。
2.互动化
没错,品牌君要例举的第一个互动案例还是可口可乐。
在圣诞节期间,可口可乐推出的拉花可乐,瞬间提高了产品销量。无数消费者买来发在社交网站上的照片,也无形为可口可乐带去了很多曝光。
阿尔山矿泉在原有瓶贴上印刷了可刮涂层,消费者可以用手去刮出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符号。一下就解决了矿泉水长得差不多,容易拿混的问题。
3.内容化
江小白做酒品牌君不知道如何,但它的文案是做得真的好。那些深入年轻人心底的文案,也是江小白能在大片白酒企业中占得一席之地的原因。
好欢螺刚推出小龙虾螺蛳粉时,特意找来了网易云音乐联名,每一个包装袋都有歌词,甚至可以扫码听歌。
如今,重视包装营销的品牌越来越多,王老吉的“姓氏罐”只是其中一个案例,虽然缺少一定实用性,但也还算创新。未来,或许还有更多品牌加入到包装营销的行列中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