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人吃肉毁灭世界!”外媒抹黑中国,还伪善劝咱全民吃素

0
分享至

  最近《时代周刊》上的一篇文章格外刺眼。标题是“中国把肉从菜单上去掉能怎样改变世界?”,对中国老百姓的肉类消费指指点点,阴阳怪气中国政府对人造肉产业重视不够,如果中国人再吃这么多肉,那世界气候问题就很难解决balabala...

  果然,拜登一上台,美媒就以环保为由,又把炮口对准了中国。

  与川普无视气候变化的态度不同,环保一直是民主党的一大政治“卖点”。

  拜登还在竞选时,打环保牌就成了拉好感的利器:拜登告诉美国人,环保有大用。不光可以保护环境,还能刺激经济,发展国际贸易,甚至能解决就业问题——环保是万能的。

  果不其然,拜登上台后立马回归巴黎协定,准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环境治理。希望在2050年前实现0碳净零排放,100%实现清洁能源经济。虽然达到这个目标非常困难,但作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高的发达国家之一,这样的决心无疑对全世界的气候和环境问题都是一件好事。

  然而,美国最擅长的就是己所不欲“硬”施于人。拜登还没在环保上做出什么实质性的建树,美国左媒就已经把“环境毁灭者”大帽子扣在了中国头上。

  《时代周刊》这篇文章读的就让人感到一个词——“碰瓷”。

  全文说白了是希望中国可以大力推广“人造肉”,以减少肉类制品的消费。所谓的人造肉,这两年大家应该也都在新闻中看到过,一种是用大豆等植物做成的素肉;另一种则是“培植肉”,即抽取动物干细胞,通过生物工程培育出的肉类。

  那么肉和环保有什么关系?

  研究认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食品相关的排放占26%,在食品之中,排放量最大的则是畜牧业和渔业,占31%。

  原因是负责供应肉蛋奶制品的畜牧业里,饲养动物在消化,排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而种植饲料,开拓农场则可能导致森林砍伐。

  科学出版物 《我们的数据世界》

  为了减少肉类消费,近年来已经有美国公司将精力投入到人造肉的生产中。于是就开始了以行业先驱,环保先锋的姿态,指责起中国吃肉吃得太多。

  文章虽没有明显批评的口气,却一直在强调:中国人的肉类消费很高,只有中国不吃肉,大力推广人造肉,地球才有救。这就让人很不爽了。

  文章提到,中国大量食肉是近几十年才有的现象,不像西方人饮食主要依赖肉蛋奶,所以少吃或不吃肉对中国人的影响不大。得出结论:中国最应该加大推广人造肉。

  “在中国,仿真肉 从唐代开始就受到不吃肉的佛教徒的欢迎,豆腐是鱼的替代品,芋头是虾的替代品。佛教寺庙附近的素食餐厅也很常见,每个中国超市都有琳琅满目的豆腐和用面筋做的代肉制品。”

  “中国对肉食的热爱是最近才有的,60年代中国平均人年均消费不到5公斤肉,但改革开放后,肉食消费急剧上升,到了80年代末,人均肉食消费上升至20公斤,如今已达到63公斤。占全世界肉类消费的28%,猪肉消费占世界的一半。”

  为了形成对比,文章提到了美国人的饮食习惯其实更倾向于肉食为主,素食为辅,但话锋一转,表扬了一把美国人为了环保,饮食结构迅速改变,反踩中国贪图口腹之欲,举措不够。

  “在文化上,中国人或许比美国人更适合食用植物蛋白,因为美国人被强大的肉食文化和牛仔,牧场文化灌输了思想。即便如此,许多美国人也在迅速改变着他们的饮食习惯。十年前大豆、燕麦和杏仁等奶制品替代品份额还不到1%,现在已经是12%,而且还在增长。”

  他还提到中国“明明更具有国家下达政策,统一推广人造肉的优势”。说美国已经有雀巢,联合利华等公司在开发人造肉,中国的科技企业可以投身这个领域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但是政府没有支持,企业也不够重视。

  这意思就是:你们中国人不吃肉不也活得挺好的,明明有素食为什么不全民吃素。我们美国虽然是肉蛋奶为主食的国家,但为了环境忍痛牺牲,大力推广替代品。你们思想觉悟不够,不为世界气候着想。

  都是吃肉,凭啥中国就是破坏环境,美国就是环保领袖?吃肉也能吃出双标,真的佩服。

  中国在80年代前,经历过饥荒和贫困,导致一些家庭连粮食都要节省着吃,昂贵的肉类更是消费不起。如今我们的肉类消费高了,是因为几十年里的拼命努力,终于提高了生活水平。

  我国平均身高不断增高

  如今我们终于获得了强健的体格,平均身高更高了,身体素质更好了。我们甩掉东亚病夫的标签,不用自己挣的钱买肉吃,凭什么成为众矢之的?

  更何况中国是人口大国,在任何数据面前,不谈人均都是耍流氓。中国人均肉类消费并不高。

  牛肉上,中国人均消费仅为4.2公斤,世界平均值为6.4公斤。

  猪肉上,虽然是中国最主要的食用肉类,但人均消费仍然比美国,甚至比韩国和越南低。

  人均猪肉消费排行,中国根本排不上

  但是文章避重就轻,说中国人吃的肉越来越多,美国的奶制替代品消费在增加。。却不提美国的奶制品消费有多庞大。更不敢提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生产国和肉类消费国之一。

  比起这些,增加点豆制品消费还要吹嘘一番,国内老百姓每年早餐喝豆浆豆腐脑的消费额都能秒杀这数据。

  文章还激进地提到,中国大部分学校都是公立的,所以可以通过政府和学校达成协议,让下一代先“熟悉人造肉”。换句话说就是从学生开始,改变饮食结构。让孩子们每天吃人造肉。

  一边嫌弃中国人不吃肉蛋奶身体不够强壮,一边又让中国小孩吃人造肉。且不说,人造肉到底能不能为正在身体发育的学生们提供足够的营养。这阴招如果真对环保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怎么没见美国学校让鸡块汉堡离开中学食堂啊?

  此文还特别强调了中国需要为造成世界高碳排放量负责。并且引用了澳大利亚专家尼克-比斯利的话:"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除非把中国拉进来,否则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你什么都做不了。"

  的确,作为大国,中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必须重视环保问题。但就像文中说的,环境问题需要超级大国们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先从自己做起。

  不让中国吃肉的西方国家,能做到彻底更改国民的饮食习惯,从此告别牛排,炸鸡,汉堡包吗?

  相信这是不可能的。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只是一篇言辞并不算激烈的文章,当“不成熟的小建议”听一下就算了。但只要在网上搜一搜,你就会发现,批判中国人吃肉,已经成了近年西方媒体的经典论调。

  说中国人吃肉导致气候问题的“深度长文”,几乎成了一些媒体的“月经贴”。但是几乎没见他们刊登过批评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这些高居肉类消费榜首的国家。

  2010年,奥巴马告诉澳大利亚媒体,应该限制中国人对肉类的消费:“如果十几亿中国公民的生活方式与澳大利亚人和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相同,那么将把我们所有人都置于悲惨的境地,这个地球会毁灭。”

  2018《大西洋月刊》,大书特书:中国人对肉的热爱正在威胁环保运动

  2019年 《经济学人》:这个星球需要中国遏制对肉的需求,但说服其公民这样做会很艰难

  而2020年《纽约时报》这篇“中国人会买人造肉吗?”最著名,也最能透露出他们大力狙击中国老百姓肉类消费的背后,究竟打了什么算盘。

  这篇文章讲了美国人造肉两大公司impossible foods和beyond meat试图进入中国市场后碰壁的情况。文章愤而指责中国人大量消费肉类食品,让人造肉无法推广。还吃进口巴西牛肉,导致巴西畜牧业为扩大生产,砍伐森林。

  impossible foods的总裁,在没有任何数据的支撑下,说出了那句非常著名的言论:中国人每吃一块肉,亚马逊丛林升起一缕烟。

  好家伙,中国人吃一口牛肉就能让亚马逊冒烟。按这么说,欧洲和北美的人均消费近80公斤-110公斤以上的肉制品,这些国家的森林早就应该都是屠宰场了。

  《工业生态学杂志》刊登的论文曾表示:美国白人的饮食对地球的危害尤其大。但这样的文章很少出现在大媒体上。

  对于美国白人来说,乳制品,牛肉消费都远高过其他种族。在乳制品领域,白人人均对环境的影响比黑人大35%。但大部分推崇素食,少肉的都是有条件,有钱寻找肉类替代品的中产或精英阶层。

  和快餐店咖啡店合作,使用人造肉制作食品。它的受众始终是不愁吃穿的群体,而广大中下层民众,饮食还是以肉蛋奶为主。任何人类的饮食习惯都是社会和历史长久形成的结果,如果想用一句轻飘飘的指责,让中国人停止吃肉,那不如自己先做到再说。

  何况,推广人造肉也存在着问题。人造肉是否有代替肉类营养的能力?如果大批量生产,生产人造肉环节中产生的碳排放,是否会比畜牧业低?高成本的人造肉怎么才能变成平民食品?

  美国现今已经有不少家生产人造肉的公司,《纽约时报》中提到的两家都已经投入市场十余年,如果功效显著,最应该在美国的肉类消费数据中展现出来。然而1961年到2017年,美国五十多年里,肉制品消费量增长了40%。2018年,美国还差点迎来牛肉生产量新高。

  可见美国现存的人造肉公司,也没有达到他们理想中的效果,但环保的理念却成为了一种捞钱卖点。所以当披着环保外衣的企业一边跑来挣中国的钱,一边指责中国百姓,大部分美国人却该怎么吃肉怎么吃肉,他们还能理直气壮地说,这样的舆论攻击是为了地球好吗?

  似乎在他们眼中,吃肉是欧美人的特权,中国人只配吃红薯小米粥。吃肉要酸,吃进口肉更要酸。但这些年中国在环保上做的贡献呢?很少有西方媒体会提及。

  2019年,NASA论文中称,美国两座人造卫星发现,世界从2000到2017年的绿化面积中,25%来源于中国不懈地植树造林。中国对世界绿化的贡献位于世界之首。(而且中国人均碳排放只有美国的一半)

  年均绿化面积

  更不用提我们坚持在巴黎协定中进行贡献,作为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国家,努力发展节能减排,推进新能源。中国在保证经济的同时,没有在世界环保工作上掉队。

  我们做的还不够好,还有很多政策可以推敲和进步。但弱化自己的问题,以倡导者,领导者自居,到别人饭桌上指点江山的国家,我们也不想尊重。

  美国的食品浪费问题,工业污染问题,也是可能影响世界环境的一环。我们不想互相指责,只希望对方能在站在道德巅峰上丑化中国,掩盖中国环保努力之前,先管管自己脚下的垃圾堆。

  每年美国扔掉800亿磅食物

  常言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如果只有中国人应该对气候问题负责,那其他国家难道不是人?

  到底谁在做实事,谁在用环保当敛财和政治目的的垫脚石,时间会揭晓答案。中国在气候和环境上肯定会不断进步,但在我们前进时,还是要送给广大西方看客一句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名帅谈朱婷是否该上场,表示:希望球迷不要信任她

名帅谈朱婷是否该上场,表示:希望球迷不要信任她

体坛狗哥
2024-06-03 10:56:44
泰国采购中国潜艇最新表态:“谈判已接近完成”

泰国采购中国潜艇最新表态:“谈判已接近完成”

观察者网
2024-06-03 16:00:03
周琦续约了没?朱芳雨:我还在努力

周琦续约了没?朱芳雨:我还在努力

直播吧
2024-06-03 08:10:10
四笔签约正式达成!恭喜乔治,三年1.52亿

四笔签约正式达成!恭喜乔治,三年1.52亿

小马哥谈体育
2024-06-03 21:47:01
仁爱礁争夺关键时刻,中国一发导弹让全世界沉默!美:拿什么防?

仁爱礁争夺关键时刻,中国一发导弹让全世界沉默!美:拿什么防?

小lu侃侃而谈
2024-06-03 20:47:16
歌手萧敬腾发声:“我,萧敬腾!生于台北万华”表示已站明立场

歌手萧敬腾发声:“我,萧敬腾!生于台北万华”表示已站明立场

圈里的甜橙子
2024-06-03 20:53:04
高校2024应届生就业率曝光:计算机遇冷,土木尴尬,文科等于白读

高校2024应届生就业率曝光:计算机遇冷,土木尴尬,文科等于白读

妍妍教育日记
2024-06-03 12:31:46
泽连斯基到访菲律宾,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两国,走到了一起

泽连斯基到访菲律宾,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两国,走到了一起

寰宇大观察
2024-06-03 17:26:22
刷屏了!七匹狼公子迎娶特步千金,赌王儿女现身

刷屏了!七匹狼公子迎娶特步千金,赌王儿女现身

中国基金报
2024-06-03 19:34:52
曾志伟与乔妹合影惹争议!眼神扫过胸部还伸舌头,紧贴肩膀笑意浓

曾志伟与乔妹合影惹争议!眼神扫过胸部还伸舌头,紧贴肩膀笑意浓

裕丰娱间说
2024-06-03 22:19:35
杨尚昆问刘源:知道当年为什么要打倒你爸爸吗?刘源是如何回答的

杨尚昆问刘源:知道当年为什么要打倒你爸爸吗?刘源是如何回答的

历史龙元阁
2024-06-03 22:52:24
警惕身边的“007”!国家安全机关再度破获重大间谍案

警惕身边的“007”!国家安全机关再度破获重大间谍案

极目新闻
2024-06-03 14:33:39
格局拉满!樊振东:比起这个冠军,我更在意王楚钦的伤势

格局拉满!樊振东:比起这个冠军,我更在意王楚钦的伤势

直播吧
2024-06-03 22:10:23
皇马重磅官宣!姆巴佩自由身加盟,签约5年+穿9号,签字费超1亿欧

皇马重磅官宣!姆巴佩自由身加盟,签约5年+穿9号,签字费超1亿欧

我爱英超
2024-06-04 01:32:22
外媒:美国放宽限制后,乌克兰首次使用“海马斯”袭击俄本土

外媒:美国放宽限制后,乌克兰首次使用“海马斯”袭击俄本土

环球时报国际
2024-06-03 18:26:39
三湘银行等多家银行拟招聘催收人才

三湘银行等多家银行拟招聘催收人才

澎湃新闻
2024-06-03 16:48:29
大妈突然抢夺公交车方向盘吓坏一车人 湖北咸宁警方:正在处理

大妈突然抢夺公交车方向盘吓坏一车人 湖北咸宁警方:正在处理

奔流新闻
2024-06-03 19:32:05
两个大事!开始明抢中国资产了

两个大事!开始明抢中国资产了

大猫财经Pro
2024-06-03 18:23:52
张维迎:一切灾难,都来自于多数人的无知和少数人的无耻

张维迎:一切灾难,都来自于多数人的无知和少数人的无耻

霹雳炮
2024-06-02 23:22:41
晨意帮忙丨“滴滴滴”怪声每半分钟响一次!长沙女子求支招:到底哪来的?

晨意帮忙丨“滴滴滴”怪声每半分钟响一次!长沙女子求支招:到底哪来的?

潇湘晨报
2024-06-02 21:44:11
2024-06-04 05:22:44
英国报姐
英国报姐
全球奇闻趣事,报姐带你看世界
7342文章数 5320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方被指在中俄天然气项目提不合理诉求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中方被指在中俄天然气项目提不合理诉求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休假期运作展望<射手篇>

娱乐要闻

混战升级!编剧赵冬苓力挺王阳遭围攻

财经要闻

接班100天,宗馥莉急了

科技要闻

特斯拉回应单踏板模式可能被禁止:暂无影响

汽车要闻

搭载华为HiCAR 传祺M6 MAX售14.58万元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教育
数码
公开课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亲子要闻

集美家居携手幸福泉幼儿园欢庆“六一”,共绘绿色健康家梦想

教育要闻

#高考前的最后一节课

数码要闻

戴森吸尘机器人360 Vis Nav发布:售9999元 65AW吸力/D形直边设计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