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闯,正高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西大附中浐灞中学副校长,西北大学优秀教师,碑林区教学改革积极分子,浐灞生态区优秀校长,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教学成绩优异,所教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发表教育论文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余篇。出版教学著作30余本。主持完成课题研究1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月22日,陕西省教育厅印发了《陕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解决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要正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由于国内外经济、政治、科技的剧烈变化,尤其是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我国发展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国际环境,国内发展格局调整、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等,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一些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存在的心理问题,如厌学、逃学、自私、任性、焦虑、抑郁、手机控、网瘾、交往障碍等,甚至离家出走、自暴自弃、自杀等极端行为,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心病先要心来治。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家校共育、全过程全方位渗透等途径,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预防,提高学生适应和应对各种心理和社会挑战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对于已经发生这样那样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的特殊学生,要及时进行危机干预,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实际需求选择恰当的辅导策略,必要时借助专业机构、专业人员,为其提供专业的教育引导、心理咨询与治疗。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行动、重在实践。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着自己的心理。实践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考察、研学旅行、军事训练、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近自然,走近群众,了解经济社会现状和发展需求,克服认识的片面性和思想的狭隘性,提高内控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生命、对学习、对参与、对成长、对创造、对奉献的欲望与热情。观看文体比赛、做公益、参加体力劳动,是治疗网瘾、焦虑、抑郁、情感障碍等心理疾病的良药。
教师的心理健康也不可忽视。当前紧要的是,落实《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切实减轻教师负担和心理压力,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社会氛围,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报刊社是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直属教育宣传职能部门。编辑出版《教师报》《自学考试报》《陕西教育》《新新小学生》《新新初中生》《新新幼儿》等报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