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抗美援朝一等功臣、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江西省劳动模范 、上饶市劳动模范 、上饶市第一届党代会代表李亲武,于2021年1月7日凌晨2点20分逝世,享年90岁。1月12日上午在汪家乡坑边村举行葬礼(追悼会)。
2020年12月28日,对躺在省人民医院的ICU病床上的老英雄来说,却是格外特殊的一天,这天,是他90岁的生日。医院得知,贴心地准备了鲜花和蛋糕,给老英雄唱生日歌并送上生日祝福…
老英雄逝世后,家人从他火化的骨灰中,发现了遗留头部73年的弹片。深嵌在老英雄身体里一辈子的弹片,令我们深深震撼和感动。
李亲武于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屡次冲锋陷阵,奋勇杀敌。1953 年5 月27 日晚,李亲武所在的连队接到命令:29 日拂晓前拿下055 高地,3 天之内攻占梅岘里。28 日晚7 时40 分,攻击命令下达,我军的“喀秋莎”火炮向055 高地发起猛烈轰击,敌人的阵地顿时一片火海。在炮火的掩护下,爆破组长李亲武和战友们快速发起冲锋。当他们冲到铁丝网下,发现敌人阵地的7个火力点只被炮火摧毁了4 个,另3 个地堡的火力覆盖了整个前进的道路,不少战士因此牺牲。
李亲武带领战友越过铁丝网,迅速向敌人的火力点摸去。150 米、100米、80 米……当前进到70 米时,敌人发现了他们,密集的子弹疯狂地扫来,冲在最前面的战友当即倒下。李亲武一把摁住向前冲的战友,坚定地说:“我先上,你们掩护。”他跳出土包向前扑去,时而迂回,时而匍匐,子弹擦着他的耳边呼啸而过。终于,他摸到第一个地堡的左侧,安放好炸药包,猛地一拉导火线,随着一声巨响,堡内的机枪顿时哑口。接着,他又拿起爆破筒摸向第二个地堡后侧,一拉线将爆破筒从后门塞了进去,第二个地堡又“报销”了。
当李亲武抱起燃烧瓶奔向最后一个地堡时,敌人的两颗子弹几乎同时击穿了他的左腿,一个踉跄栽倒在地。“一定要干掉它!”凭着中国军人的钢铁意志,李亲武拖着血肉模糊的左腿,忍着剧痛向敌堡爬去,用尽全身力气投出燃烧瓶。刹那间,敌堡燃起了熊熊烈火。
此次战斗仅花一个半小时就拿下了055 高地,连续打退敌军3 次反扑,歼灭敌人一个营的兵力,约500 余人,俘虏150 多人。
全连因此荣立集体二等功,李亲武在这次战斗中共端掉敌人的三个暗堡,荣立个人一等功,并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称号。
1954 年4 月,二等乙级残废的李亲武回江西省清江革命残疾人学校学习文化,后被分到万年县工作,直到1980 年10 月因头部遗留的弹片经常导致头痛,提前病退回家乡万年县汪家乡坑边村委会岭上村小组居住。李亲武回到老家的第一天就对老伴说:“自己是个老党员,如今在家里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群众做点实事”。
李亲武思想开明、崇尚科学、与时代共前进。万年中学、万年师范、汪家中学、汪家小学、青云中学等学校多次邀请这位抗美援朝老兵前往学校礼堂,给学生们讲述硝烟弥漫的战斗故事,向他们传递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2000 年前后五年间,他先后在多所学校做报告40 余场,受益学生一万余人。
李亲武的一生都光荣的奉献给了国家,参军入伍后,他是奇袭的爆破能手,返乡就业时,他是辛勤的人民服务员,退休归养时,他是优秀的关怀下一代者。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子女,他就像一本活着的历史,一块站立的丰碑,给周围的人树立了一个崇高的榜样。
来源:万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李亲武家属、记者朱文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