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万物皆可盲盒”的时代
无论在线上电商,
还是线下的零售店面与商超,
随处皆可见盲盒的身影。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抽到什么”,
靠着这份“期待感”,
盲盒成为一种“网红”营销方式
但是久而久之
里面也有变味的情况
比如,这十几元就抽一件衣服,
甚至不乏是品牌服装
坊友会不会觉得呢捡到了大便宜?
在多个知名电商及二手平台上,
服装等被装到了盒子里,
标价几元至几十元不等,
单件或多件售卖,有些商家比较“豪爽”,
直接“按斤售卖”。
从商家介绍中可以发现,
这些衣服多为库存货、退换货、
外贸滞留货源、快递弃件。
二手平台上,
还有一部分来自自己的衣橱。
买到就是赚到?
从消费者评论和晒图来看,
盲盒中不时有“品牌”服装、鞋子出没。
为了吸引人们购买
在二手平台上
一些卖家还会特别交待可抽到哪些品牌。
如,一位卖家介绍
一些售价较高的盲盒,
卖家还会交待必中哪些品牌。
如,标价750元的盲盒,
卖家介绍就提到
但真能花几十元或上百元
就买到品牌服装,
甚至奢侈大牌的服装吗?
记者随机选择了一家商铺,
以10元一件的价格
购买了所谓的品牌衣服盲盒。
商家强调都是男装店清仓清货,
保证正品,
但不建议转卖,建议自穿。
下单后,记者共收到了两件商品,分别是领标为Baleno品牌和Giordano品牌的上衣。但是!挂的吊牌却是另一个品牌。另外,两件衣服的领标与官方旗舰店售卖的领标并不一致。
(图为抽到的盲盒衣服)
从衣服面料和剪裁上看,
不像品牌服装该有的品质,
还有一股特殊的气味。
“衣服的标是很好仿的,
不能仅依靠标来判断衣服是不是正品。”
那所谓的外贸尾单、库存原单、
剪标正品是否是真的呢?
有行业人士指出:
“国外品牌对产品的控制越来越严格,不仅提供的板样和原料十分精准,且对于加工、运输等环节有严格监管,基本不会让有瑕疵的尾单流入市场,也不大可能出现厂家节约原材料悄悄另做产品的情况。”
虽然一些二手交易平台的
“规范与条款”中明确规定
“不得发布或交易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它合法权益的物品”,
但一些盲盒商家“以伪充正”,
甚至“明目张胆”地售卖
复刻版鞋子、莆田潮鞋。
商家以盲盒的形式销售仿货,
是否涉嫌违法?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称:
“盲盒售卖更多是营销新玩法的体现,保证商品质量、正品依旧是商家的首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如若商家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也是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平台若明知商家以盲盒形式售卖假货,
还任其售卖,需不需要承担责任?
蒙慧欣指出:
“平台要对入驻平台商家销售产品进行严格监管,若明知商家‘售假’却未采取必要措施的, 需与店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另外,如果商家擅自销售快递弃件,
这一行为是否违法?
“我国法律明令禁止隐匿、倒卖他人快递的行为。”
蒙慧欣表示。
坊友中有没有被这些盲盒坑过?
最后小坊把祖传家训送给大家:
从南京到北京,买家没有卖家精!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小土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