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河北传媒学院2020年新生辛岩杰,通过微信收到学校发给他的700元救助金后,感动地留言:“太感谢了,这笔救助金让我们在这并不感觉恐慌……”
据悉,自今年初石家庄不期而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河北传媒学院已向滞留石家庄的543名学生,发放救助金25万元。
河北传媒学院董事长翟志海及学校领导高度关注滞留石家庄每一位学子的安全和健康,多次叮嘱学校领导和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每一个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全力以赴,妥善安置好。
疫情伊始,这所学校在第一时间摸排滞留石家庄的学生情况,详实掌握了学生滞留的原因、居住区域、身体状况、生活困难等信息,并按照“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漏”的原则,建立了“一对一”包联制度。该校国际传播学院与实习单位和家长密切对接,为生活不便的学生预定饭菜;舞蹈艺术学院部分辅导员募捐钱款,给予生活困难的同学500元资助;艺术体育学院建立滞留石家庄学生家长群,积极联系家长,安抚学生及家长情绪;新闻传播学院要求全体辅导员开展全覆盖式网络家访,畅通家校沟通渠道,舒缓学生情绪和思想压力。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这所学校对543名在石家庄兼职打工、求职择业、实习实训、备考培训以及中转换乘等各类发生滞留石家庄,暂时生活困难的同学,发放300元至700元不等的临时救助资金,累计发放25万余元。他们还开通了特困学生临时救助绿色通道,确保学生安心生活,增强全体师生抗疫必胜的决心和勇气。
截至目前,除个别学生由学校送至其在石家庄居住的亲友家中外,已有17名同学被接回学校妥善安置,并按照单人单间的住宿条件进行自我隔离。学校为这些孩子们提供了免费的一日三餐,由专门的生活老师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教育与生活保障。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