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捂秋冻,到了春天之后不仅大人穿的较厚,就连发育不完善的孩子也不能着急换薄衣服,因为空气中夹杂着寒流和冷空气,稍不注意就会入侵娃的身体,导致着凉感冒。但是所谓春捂并不是从头包到脚,如果盲目的春捂也会导致宝宝生病,对此很多父母都都存在这误区,比如以下这些比较常见的。
误区一:春捂就是一直穿厚衣服
有些家长认为,春捂就是单纯的给娃多穿衣服,要穿厚衣,其实这并不对,一般孩子的新陈代谢较快,产生的热量比较高,如果不分天气的一直给他捂着,就会出现大量出汗、高热、长痱子等情况。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及时添减衣服,注意减衣服也不是全减,宝妈可以早晚添衣,中午减衣。另外,孩子的内搭可以选择薄款的,并且最好是全棉的,能够吸汗透气,不会让娃感觉闷热,而且好看的款式,即使脱掉外衣,单穿也比较好看。
误区二:整个春天都可以进行春捂
很多家长不知道春捂到底应该捂多久,其实最好的时间就是早春,也就是寒冬刚过,空气中的寒流还没有彻底消散,人体的细胞会跟着空气的变化开始活跃起来,这个时候若是过早的换上薄衣,孩子很难适应这样的冷暖变化,容易着凉,因此需要捂着。等到天气正式回暖之后,冷空气彻底消散,孩子的活动量增加,代谢也变快了,经常会出大量的汗,这时候他也就不需要再捂着了。
误区三:春捂就是各个部位都要捂
其实春捂不需要捂着各个部位,而是要选择性的捂,一般孩子的前胸后背和足膝部需要保暖,因为肠胃对冷空气比较敏感,一旦着凉就会出现消化不良或胀气的问题,所以要给他的小肚子做好保暖,而足膝部是下半身部位,血液循环不比上半身,所以也很需要保暖。另外,头部可以适当的凉一些,因为头部如果过热,孩子会感觉头晕。总之需要保暖的几个位置注意好,并且穿衣时要讲究上薄下厚,娃就不容易着凉生病。
除了穿衣之外,家长也要注意天气变化,如果空气质量不是特别好,尽量不要带娃出门,而且在家的时候也要适当的进行通风,这样孩子才能更少生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