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我们依旧能在一些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里发现一些“百年老店”。这些老字号,可谓见证了中国城市商业文化的变迁,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云南有哪些历史悠久的老字号。
在昆明,有一家名为“南来盛”的老字号。仅从名字来看,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是一间传统的中国商铺,殊不知这间老字号是由外国人经营的西点铺子。据悉,这是昆明历史最悠久的外国饭店,何曾几时这家餐厅里聚集了许多往来的外国客商。
因为历史悠久且知名度高,所以这间铺子曾有相当多的历史名人光顾过。例如,胡志明曾在这间铺子里从事面点师一职;陈嘉庚是这间餐厅的老主顾;沈从文曾在这间餐馆请胡适吃了顿饭;就连周恩来都曾流连于南来盛,并对这里销售的咖啡赞誉有加:“这里的咖啡与我留学时喝过的法国咖啡一模一样!”
这家“南来盛”的本名是“新越”,是由一位越南女老板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创办的。“南来盛”之所以有着珍贵的历史价值,是因为它不曾遭到过战火的摧毁。虽城市变迁让这间铺子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一些老人依旧能记起发生在南来盛里的点点滴滴。上世纪九十年代,金碧路上的商铺面临拆迁,所以南来盛将店址迁往圆通山。搬迁之后,南来盛一度门庭冷落。为了经营下去,这家以西点闻名的铺子还曾销售过米线、面条,以此来迎合当地人的口味。
在昆明,还有一间比南来盛历史更加悠久的老字号。
上世纪二十年代,来自玉溪的蔡氏兄弟于昆明正义路开办成衣铺,并在铺子上挂上了“德茂衣庄”的招牌。
外地鲜有人知道“德茂”的招牌有着怎样的影响力,时至今日一些昆明老人在回忆起“德茂衣庄”生产的衣服时,仍会对其质量赞誉有加:“即便衣服被穿烂了,纽扣都不会脱落。”凭借过硬的质量,“德茂衣庄”一度成为昆明乃至云南服装的第一品牌。
真正让这家成衣铺声名鹊起的,还是在抗战时期德茂衣庄为滇军制作军装。当时,滇军的所有军装均由这家成衣铺承制。由德茂衣庄制作的军装不但拥有过硬的质量,还兼顾了美观度。后来,仿照军装样式的德茂良装亦成为昆明的流行服装。
上世纪八十年代,德茂衣庄凭借积累下来的口碑再创佳绩,据说当时想要购买一套德茂的衣服,需要排上大半天的队。不过随着改革开放,大量外贸服装流入市场,德茂的服装生意急转直下。时至今日,仅剩安康路上的一家小铺,人们已很难见识到当年德茂衣庄的辉煌。
提到“老字号”级的云南品牌,最广为人知的当属云南白药。
不过,早期的云南白药并不叫“白药”,而是“百宝丹”。在上世纪的中成药里,最出名的就是百宝丹了。在云南省档案馆中,对该药有着这样的介绍:
“云南白药为云南人曲焕章创制的、专门用于伤科治疗的中成药散剂,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其处方现今仍然是中国政府经济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机密。”
曲焕章和他的秘方,有许许多多的传奇故事。
1937年,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六十军的四万多名战士被输送到抗日的主战场上,出于爱国之心,曲焕章愿为抗战尽一份力量,为每个战士都赠送了一瓶秘制的百宝丹,共计三万瓶。据当时云南省主席的侍卫长朱希贤回忆,即便是一些很严重的外伤,只要在患处涂抹一层曲焕章百宝丹,然后再将伤口包扎好,只需几日便能让伤口愈合如初。
在台儿庄战役中,不但中国人打出了属于自己的威名,曲焕章的神药亦在此战过后声名远播。到1938年,曲焕章被国民党接往重庆,国民政府委员兼最高法院院长焦易堂以抗日救国为由,要曲焕章把万应百宝丹的秘方交给中华制药厂生产。曲焕章拒绝交出秘方,遂被软禁,后曲焕章忧愤成疾。直到1938年8月,曲焕章不幸辞世,终年58岁。
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声名鹊起的百宝丹成了家家户户常备的疗伤药,而曲焕章的商铺每年竟能销售四十多万瓶的百宝丹。这种效果明显的疗伤药,一度远销雅加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即便是港澳台这些祖国的海外地区,亦能买到百宝丹。1956年2月,全国解放后,曲焕章的遗孀缪兰英把白药秘方献给了新中国,并且将万应百宝丹更名为“云南白药”。
时间一晃已过了半个多世纪,当年被曲焕章私有的百宝丹,今天已成为了国有的云南白药。犹记得小时候每当在外面玩耍时受了伤,只需一丁点云南白药就能让伤口迅速结痂,并在短时间内愈合如初。云南白药的发明,绝对是中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资料:
【《云南的百年老字号》、《曲焕章与云南白药传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