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虽然不乏丁克家庭,但是更多的家庭还是渴望有一个孩子,不只是为了养儿防老,更多的是可以给整个家庭带来童真和欢乐。
孩子还是一个家庭最好的情感纽带,无论是经历了多么劳累的一天,或者是婆媳之间多么的小心翼翼,都可能因为孩子的一句话而扫除一切不愉快。
01
饭桌上婆婆逗孙女:天天来我家蹭饭害臊不?孙女机智回答逗乐众人
佳丽结婚前就听说过无数版本的婆媳矛盾,而且大部分都是因孩子而起的,因此她婚后决定无论自己多累,都要自己带孩子,可是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还要做饭做家务,她常常感觉力不从心。
婆婆家离她家只隔着一条街,在婆婆的提议下,佳丽决定每天带孩子去婆婆家吃饭,虽然这样自己可以轻松一点,但刚开始的时候她还是担心每天见面会不会闹矛盾,直到后来的一件事,让她彻底改变了想法。
这天,她和老公像往常一样带着女儿去吃饭,一进家门,婆婆就已经准备了满桌子的菜,女儿迫不及待的就要开吃。
这时,婆婆笑着对孙女打趣道:“你不在自己家吃饭,天天来我家蹭饭害臊不?”
佳丽心头一紧,以为婆婆是在暗示自己,同时又怕女儿受委屈,还没等她多想,女儿就随口说道:“你儿子好几年都不在自己家吃饭,天天在我家蹭饭,我也没见他害臊呀。”
大家听罢哈哈大笑起来,婆婆还不忘抱着孩子用力亲两下,然后说道:“说得对,以后你和你妈就天天来奶奶这吃,都吃回去。”
佳丽看到这一切,心里无比欣慰,同时也深深地感谢婆婆对自己的理解体谅,用这样的方式消除了她的顾虑,同时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不得不说,孩子真的是一个家庭的润滑剂。
0
“逗娃”欢乐多,掌握分寸是关键,这些话不要轻易说
孩子的童言无忌最能引人发笑,而且他们单纯,真实,每一个反应都可以让人捧腹,因此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喜欢逗孩子,但是大家不明白,有些玩笑是不能随意开的,尤其是对孩子,很可能伤害他们幼小的心灵,还不利于亲子关系。
1、“你妈妈不要你了,把你送给我了”
在我们身边可能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只要妈妈离开一会儿,或者有了二宝,亲戚朋友就会这样逗孩子,殊不知,孩子是最纯真的,而且他们的安全感全部来源于父母,如果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感到恐惧,认为妈妈真的不要自己了,甚至对弟弟妹妹非常排斥,对孩子伤害非常大。
2、“你是你妈从垃圾堆里捡来的”
记得我小时候就被邻居这样“逗”过,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心里都一直耿耿于怀,可是又不敢向爸妈求证,直到上了初中,才说出了我的疑问,爸妈听了哈哈大笑,我却有苦难言。确实,这只是大人随口的一句玩笑话,却会对孩子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冲击,造成认知的混乱。
3、“来,陪叔叔干一杯”
过年过节的时候,总会面临不少饭局酒局,很多人为了“逗一逗”孩子,便给孩子喂酒,看到孩子被辣得龇牙咧嘴,大人却在一旁哈哈大笑,这真的是非常让人难以接受的行为,孩子酒精中毒的新闻屡见不鲜,却还是不能引起重视。
4、“你再不听话,就把你卖给收破烂的”
曾经见过邻居家的孩子,一听见外边喊“收破烂”就吓得不敢出门,后来才得知,原来他妈妈经常这样吓唬他,所以对此产生了恐惧心理。生活中,除了这个,大人可能为了让孩子听话,还会说:不听话就被警察叔叔带走,被大灰狼叼走等,这样非常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错误的“逗娃”方式,大家将这样伤害孩子的逗娃方式称为“中国式逗娃”,这样的结局往往是大人在笑,孩子在哭,对孩子来说真的很残忍。
因此,在此呼吁所有人,不要再为了自己的乐趣伤害无辜的孩子,也希望父母敢于对这样的行为说“不”,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成为伤害孩子的“帮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