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韬
新官上任三把火!
拜登,这把火来得真快!
正式宣誓就职几个小时,78岁的拜登便火速签署了17项行政命令,在环境、移民、人口普查等各方面,推翻前朝政策,回归前前朝的策略。
重新加入巴黎协定,重新加入世卫组织,过去退出去的,看样子统统要退回来。
熟悉的美国又回来了!
说真的,懂王下台,还真得适应下,最近写文章,打字输入美国总统,下意识第一反应还在特朗普,人类进入拜登时间,得早点扭转心态,适应新世界。
拜登交易时间 香港成了最靓的仔!
尽管我们没适应拜登上台,但全球市场其实早适应了。
拜登交易时间,从11月拜登赢得大选便已开始,全球主要市场不是在新高就是新高的路上。
进入2021年,随着拜登上台渐行渐近,香港突然爆发,脱颖而出,超越A股和美股,成了世界上最受益的市场!
截至1月21日,恒生指数已经涨了超过10%,比A股,美股涨得都多,港股Etf涨幅甚至超过20%。
香港市场怎么突然就火了?
为啥要这么问?
我们发现,目前市场上,关于港股的消息是铺天盖地,大家激情澎湃,感觉已经在迎接香港牛市了。
南下资金不断大举买入,又让市场更加乐观更加笃定,这好像莫比乌斯环,在自我强化中,不断认可自己,循环往复。
以前关心北上资金的人多,如今盯着南向资金的人也不少,有钱可以任性,炒股还是得朝钱看。
根据东方财富的数据,最近一个月,南向资金明显比北向资金更勇猛,截止1月20日,南向资金净流入已经超过2400亿,而北水则仅为652亿元,相差3倍多。
南向资金为啥这么疯狂,香港市场怎么这么火,到底是啥原因?
便宜是王道?!
不少人分析说,香港市场太便宜了,价值超低洼,不买都亏。
实际上真便宜么?
横向对比全球来看,香港市场确实是相对便宜,股息率也处于一个比较诱人的水平上。
但这种便宜,其实长期存在,甚至在南向资金不断流入香港的背景下,也没有实质性的缩窄,更别提扭转了。
恒生AH溢价指数,从2015年以来,长期保持在120到150区间内。2020年9月底,恒生AH溢价指数曾创出10年新高,但其后,溢价指数迅速回落,目前又回到了相对合理区间范围里。
进一步分析,根据券商的统计,恒生指数、恒生综指、国企指数、大型股、中型股等恒生各指数的估值水平都处在历史上的高位,80%水位是起步价。
恒生科技指数最为夸张,2020年4月份在4千点左右,如今已经快接近10000点,2021年更是不到一个月就涨了快2000点。
目前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已经在50倍,这个水位,真心不便宜。
有意思的是,这一个轮次的南向资金,资金去向仍然是最贵的科技股,腾讯、美团、小米们,高居南下资金前十名。
目前,恒生指数的结构中,因为金融权重大,涨幅低,还能镇得住场子,给外界留下一个低估的印象。
未来,一旦恒生指数修改权重成分,让更多昂贵的高估值科技股做顶梁柱,这指数层面的便宜可能也会消失殆尽。
据智通财经消息,2020年12月22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刊发咨询文件,针对恒指成份股进行重大改革。就优化“恒生指数”向市场征询意见,以使其持续成为香港市场最具代表性及最重要的指标。这次咨询会探讨如何挑选成份股、成份股数目及成份股权重等议题。此次咨询为期一个月至2021年1月24日,结果预计将于今年2月公布。
2月公布,恒指揭盖子的日子不远了!
跨过香江去 夺取定价权?!
小心小心 这事不简单!
港股没想象中便宜,为啥大家疯狂买港股?
全球宽松大潮不变,人民币升值预期一强再强,如果人民币不断升值,单位购买力对港元会被不断放大,这个诱因,类似到香港买奢侈品,买包包一样,汇率上的预期,会体现在港元计价的资产里。
历史上,人民币升值和恒生指数上涨也确实有比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同涨同跌现象明显。
不过本轮上涨有些不同步,人民币5月份就开始的升值了,一路升值到现在,而港股则在2020年10月底,才开始上涨趋势。
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开始,香港市场便进入调整
直到2020年11月美国大选确定,这才走势阴霾
为什么这次恒指反应这么迟钝?
这是拜特朗普所赐。
美国大选一直焦灼,中美关系前途未卜,不确定性疑云密布,香港市场是比较尴尬的,内资犹犹豫豫,外资遮遮掩掩,美国和中国都在内循环的时候,香港市场一直处于惊魂未定的撕裂状态,拧不成一股劲,让市场跑起来。
11月3日,眼看大局已定,港股这才安心上涨。
2020年全球市场都在创新高,只有香港没有创出新高,所以2021年,局势稳定之后,补涨行情开启,香港市场持续修复!
所以,并不是说,香港市场是已经回暖了几个月之久,目前媒体端的火爆是后知后觉,而南下资金,则很可能是整个基金市场狂热背景下的衍生品而已。
基金火爆到什么程度?
1月19日,新浪财经消息,易方达公告称,旗下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累计有效认购申请金额已超过募集规模上限150亿元,公司将对1月18日有效认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予以部分确认,有效认购申请确认比例为6.253716%。这也意味着,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最终认购规模为2398.57亿元。
2400亿,国内的资金实在太多了。
A股抱团板块不断松动,说明国内机构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钱该往哪走呢?找低洼之地,香港市场首当其冲。
反垄断之下,在香港上市的互联网巨头们日子不好过,股价也不好过,国内的资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终结果,我们都看到了,南下资金蜂拥而至,全都跑到科技股里。
看到港股火爆,南下资金疯狂异常,机构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有人说“跨过香江去,夺取定价权”,有人说5年前就有人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有分歧是好事,健康的市场都在是争议中长大的,一致性预期反而会是票房毒药,一旦出现,离见顶可能就不远了。
2021年,内资能抢夺港股定价权么?
其实挺难的。
定价权不是谁嗓门大,听谁的,甚至不是谁钱多听谁的。
看看A股,外资占流通股的比重并不多,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2020年9月份的时候说占比在4.69%。占比不多,不代表能量很小,2018年之后,A股市场整个风格都被外资牵着鼻子跑,聪明资金一直很聪明,公募们好像一直在跟随,从未能超越。
香港市场,截至目前,仍然是外资主导,美国、英国资金占比超过4成,内资占比不到3成。资金硬实力,外资占优,操作软实力,参照A股的话,谁主导大家心里应该有数。
说完香港股市,再简单说说香港楼市。
港股因为不确定性消除,走出阴霾,沉浸了许久的香港楼市,也许也会在2021再度高飞。
根据美联物业的数据,香港股市和楼市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的趋势几乎完全一致,一致到连拐弯的地方都相差无几。
现在港股起来了,香港楼市还远么?
财新网采访的多家地产中介认为,预计2021年香港楼市将显著回暖,楼价升幅介于7%至10%。
深圳、广州、北京、上海之后,看来中国最后一个一线城市——香港,也要涨起来了。
低洼低洼,有时候不是你变低了,而是别人变高了,拜登时间,香港成了最靓的仔,这个结果,偶然中透着必然!
-- END --
© Copyright
作者:吕韬编辑:景枫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