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上察天,下察地,征已见,乃伐之”。一场军事活动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瞬息万变的因素。想要在战场上获得成功,势必就要去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和能力。只可惜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他们都是没有这样出色的军事素养的。那么既然如此,后天的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了。而且除了充足的准备之外,时刻听从上级领导的命令和调动,也是军人们的天职。可是谁曾料想到,有这样一位高级将领,他已经接到了通知,可是却故意拖延一天才执行命令。
而这样的拖延,最后导致六万多人的精锐部队全部都被“敌人”歼灭。那么这位高级军事将领又为何要这样做呢?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说到这位军事将领的名字,想必很多人都感觉到非常熟悉,他就是韩练成。韩练成出生于1908年3月18日。韩练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里,后来为了能够填饱肚子艰难谋生,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参军。
尽管参军对于韩练成来说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北伐战争爆发之后,韩练成就曾经在战场上打败敌人。后来他更是从无到有,一步一步的变成了西北军中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韩练成绝对不是一个只会逞匹夫之勇的人。在他眼里,学问和知识比战争上的勇猛要更加重要。所以1935年的时候,韩练成决定在军事学校里系统的学习那些军事技能。
也正是因为有了知识的武装和提高,韩练成才有了本质上的飞跃和进步。后来他一次一次的晋升一直到46军军长。韩练成是名副其实的国军高层。但是他本人这是一个拥有非常赤诚的赤子情怀的人,而且他关心爱护一切,同他有着一样梦想和信念的人。所以他在国共两个阵营都拥有非常大的名气。蒋介石十分信任他,几乎将所有的秘密都告诉他。冯玉祥也给予了他非常高度的评价,认为他是一个可以倚靠的人物。
但是这些多方面的视力和层层交织的关系,对于韩练成来说并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在这些密不透风的关系网里建立自己的势力。相反,他一直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就是像一个战士一样保家卫国。也正因如此,韩练成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才看清了自己真正的追求。1948年10月份,韩练成完全脱离国民党的管理和体制,然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甘愿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奉献自己最为宝贵的生命。
不过,比起壮烈的投身于革命事业,人民似乎还赋予了韩练成更加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悄悄的潜伏在国民党内。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向外界传达更多的可靠信息和情报。提到“内应”,那么韩练成和那场粟裕领导的与国军在山东直接对峙的战斗一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粟裕将军仅仅用六千多人的伤亡就沉重的打击了敌军,造成了敌军近6万人伤亡。当时解放军一共投入了兵力19万,而国军则有24万兵力参与了战斗。
虽然从数字上看出双方的兵力悬殊不是特别的大,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解放军所使用的武器都是落后于国军的。所以从各种综合的角度来看,解放军在这场战役中明显是要处于下风的。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解放军不仅扭转了战局,甚至还给了敌军致命一击。王耀武更是十分气愤的表示,解放军怎么能够拥有如此强的战斗力。要知道哪怕战场上有5万头猪,也不可能在这么几天之内就被清扫完毕。那么他们究竟是怎么反败为胜的呢?
这背后究竟又有着怎样的窍门呢?其实这个问题的突破口就是韩练成。因为韩练成当时已经接到了上级的命令,可是他却故意推迟一天执行。韩练成的这些行为看上去是耽误了军机,但是实际上他却有自己的想法和行动。他故意拖延,所以解放军就拥有更多反攻的机会。有了韩练成和解放军的里应外合,国民军又怎么可能杀出重围呢?不得不说,韩练成是解放军安插在国军中的一枚天眼。如果没有他故意拖延,想必这场战役也不会如此轻松的就取得了胜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