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印度媒体全印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1月18日,在唱了七个月苦肉计,一分好处也没有捞到之后,运载着澳大利亚煤炭的印度商船 Jag Anand终于走了,并于当日抵达了日本。报道称,抵达日本之后,所有船员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后,将在36小时之内全部返回印度。
但是负责该船运营的公司表示,不会取消既定的行程,将在更换船员之后,前往中国京唐港继续排队等待通关。可以看得出,不管是印度还是澳大利亚,是铁了心地要将该船运载的煤炭出口至中国。
Jag Anand原本是一艘极为普通的印度商船,但是在2020年下半年,因为中澳贸易争端以及中印边境问题赚足了眼球。报道称,该货船从2020年6月抵达中国京唐港之后,一直在排队等待通关。但是直到11月份,也没有得到中国海关的放行。
随后该船向印度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求助。与此同时,印度和澳大利亚两国媒体也火上浇油,推波助澜,疯狂炒作"中国限制澳洲煤炭进口"。并称船上的水手因为长时间在海上漂泊,人体和心理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并引发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澳大利亚方面和印度方面将该船滞留中国港口的责任,全部推到中国身上,直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澄清事情的真相。在2020年11月举行的一场中国外交部新闻记者会上,汪文斌表示,该货船滞留的真正原因是货运方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不愿意调整该船的运行安排,中方从未限制其离开。
所谓的"中国限制澳洲煤炭进口",是因为中方根据能源进口策略以及国内环保问题需要作出的调整,没有必要进行过度的解读。如果该商船有需要,中方愿意为其提供食品和药品等援助。据外媒不完全统计,在 Jag Anand离开之后,目前还有多达55艘载有澳大利亚煤炭的散货船在中国港口滞留,货值达数十亿澳元。大部分船员来自印度,其中也不乏印度商船。
从这一事件当中,至少可以看出三点。首先,中国极有可能已经放弃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至少短期内是这样的,这点从近来中澳两国煤炭的交易数据中就可以看出来。数据显示,2020年11月前3周,澳洲煤炭对华出口暴跌96%,全年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
目前澳大利亚相关机构已经下调了澳洲煤炭的出口展望。相比之下,2019年全年澳洲煤炭对华出口额达到了137亿澳元,占澳洲煤炭总出口额的21%。在减少进口澳大利亚煤炭的同时,中国从其他国家采购的煤炭却在提升。
据Kpler船舶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2月,蒙古和俄罗斯对华煤炭出口均出现了大涨。其中俄罗斯煤炭对华出口大增168%,已达78.95万吨。而蒙古则成功超越澳大利亚,成为中国最大的炼焦煤进口来源国。除俄罗斯和蒙古之外,中国还与印度尼西亚签订了煤炭供应合同,进一步拓宽进口渠道。
其次,澳大利亚煤炭出口企业依旧没有放弃中国的能源市场。毕竟经过多年的耕耘,澳大利亚煤炭企业深知中国市场的不可替代性。尽管此前已有东南亚国家和日韩等采购澳大利亚煤炭,但是他们的需求体量根本无法和中国相比。
尤其是日韩等发达国家,目前已经开始能源转型,将逐步降低或者淘汰传统能源,转而采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未来对煤炭的需求会进一步降低。所以日韩市场指定是靠不住的。在澳洲煤炭对华出口受限之后,许多国家纷纷表示,要抢占其市场,这无疑给澳洲煤炭出口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压迫感。
最后一点,自澳洲煤炭对华出口受限后,澳大利亚方面一直通过各种方式试图扭转局面。据传闻,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先将澳洲煤炭出口至印度、巴基斯坦和中东地区的国家,然后再通过它们转卖给中国。
近日,已经有部分澳洲煤炭业内人士证实该消息。而从目前出口至中国的澳洲煤炭大多数由印度商船承载,便可以看出其中端倪。试想如果没有什么利润可图,印度船舶公司明知澳洲煤炭对华出口受限,为何还甘愿冒着滞留的风险,前往中国港口呢?
其实不管是对中国还是澳大利亚,出口煤炭对于双方来说是双赢。但是目前的贸易僵局主要原因在于莫里森当局的态度。正如中国外交部所说那样,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要两国重修关系,澳洲煤炭进入中国市场不是问题,现在就看澳方的诚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