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下旬,我国大范围地区可以说都开启了温度“飙升”的模式,不少地区已经感觉到了“春季”暖和的气候,南北地区都是如此,但是随着升温的加速,雨水天气也伴随而来了,主要是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所以接下来的气候变化更加的复杂,一边升温,一边还要出现降雨。那么“暖湿”的天气就会在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真的就是“蒸笼”模式了,特别是华南地区要特别的注意,升温幅度大,降雨算是“沾地干”的状态。
例如广东清远,随着升温的增强,在1月21日的时候,最高温度将会达到25度,而1月22日,虽然有小雨的影响,但是最高温度依然是达到了24度,所以基本上可能就是雨水“沾地干”的状态,雨水不强,温度还比较高。
从这个整体的雨水阶段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实雨水较强的区域并不多,只有湖南西北部、贵州中部、浙江东部沿海、广东西部等地4省局部地区有大雨,所以大雨的范围极其小,大范围地区都是阴雨天的转变,毛毛细雨为主,综合就是范围大,但不强。
不过雨水不强,但是叠加的雨水可能还是能够缓解一下南方降水的问题。所以这次的南方是“升温伴雨”的状态,而在这一波升温的时候,其实又有两波冷空气正在酝酿之中,气候中心已经说明了24-26日,27日后有两波冷空气发展,所以这是一波连续性的冷空气。
从日期上来说,1月24日出现,新冷空气也快来了,这意味着1月还要出现降温,虽然如今升温了,但是1月的新冷空气发展也在酝酿之中,不过这里可以强调一下,由于气候中心说明了,在未来10天,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这意味着就算是有冷空气的影响,也不会太冷。
确实气候中心已经针对冷空气进行了新一轮的调节,1月下旬的第一波冷空气强度没有,但是第二波冷空气已经从“较强冷空气”下降到了“冷空气”,所以这意味着寒潮的可能性没了,所以升温之下冷空气表现降温不会太强,我们来分析一下。从1月24日的冷空气发展情况来看,冷空气表现最强的时候也就是在1月26日的时候,其中,东北,华北,西北等地表现最为明显,“冷空气边线”最远是深入到了江苏,湖北,四川等地。
而这一波冷空气降幅最高是达到了10度,所以不算大,同时在暖湿气流发展的阶段,这些部分地区还会出现雨雪天气。而第二波冷空气算是第一波冷空气的叠加升级,影响范围更大一些,中东部地区都将出现降温,大部分地带都是4度到8度,所以确实不强,而东北,华北局地可达10度以上。从北极紫色漩涡的发展情况来看,确实主体方向是移动到了东北地区为主,所以东北降温是最强的。
中东部其他地区基本上都是在漩涡之外的“分散性”冷空气影响为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大升温,东北地区的升温强,局部地区的升温甚至10度以上,这意味着什么,东北下一波冷空气到来的时候,可能又是“断崖式”降温,所以这个气温“跳水”有点强。所以东北算是1月底气温“跳水”最强的区域了。其他地区还算好。没有这么陡,当1月下旬第二波冷空气的影响,按照这个情况来看,也是会带来雨雪天气,其中还是以东北,华北为主,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入冬以来,我国经历了四波寒潮,确实不少地区创下了极端性的气温,但是如今回暖正在改变气候现象,但是冷空气真的是多,这升温之下,还有冷空气的发展,是不是已经非常活跃了,这也说明了如今的气候温差变化复杂。
当然这里还是得说明下,今年的冷冬,暖冬问题,不管是如今的大升温还是后面的冷空气发展,其实都不能说明是冷冬还是暖冬,具体要等待2月结束才知道,所以如今任何的定论都是无法确定,大家继续看气候的变化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