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马达西奇工厂
在不久前,由于乌克兰国家反垄断委员会插手中国企业对马达西奇公司的收购,因此马达西奇公司的收购又一次被搁置,面对此类干涉,来自中国的企业已提起国际仲裁,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一旦中国企业胜诉的话,这就意味着乌克兰方面就要直接赔偿该公司近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29亿。本以为,对于乌克兰这种既无主见又无诚信的国家,不会再有中国企业同他们合作时,没成想,乌克兰在近日又获得了来自中国的一份大单。
图为部分新闻源截图
据外媒防务新闻1月17日的消息称,目前,乌克兰知名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马达西奇公司已同中国签订了一份新的协议,该协议中说明了前者将向中国供应400台AL-322发动机,合同总金额约为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亿元。对于这家濒临破产的公司而言,这笔订单无疑不是“救命的稻草”。
据了解,AL-322发动机在中国主要作为洪都集团教练-10高级教练机以及“猎鹰”双发标配的引擎。同时,随着中国先进战斗机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优秀飞行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按照一千架先进战机来算的话,教练-10的需求未来将高达200架以上,每架飞机要用两个引擎,再加上备用引擎,这就意味着,哪怕除开“猎鹰”的话,教练-10也需要400-600个引擎,所以说,此次购买基本满足了教练-10未来10年内对发动机的需求。
图为教练-10
但相信会有很多人都想不通,那既然教练-10作为一款重点机型,为何它不像歼-10、歼-11那样把发动机国产化呢?这些年来,中国在航发技术上不是已经突飞猛进了吗?像涡扇10-C、涡扇-15和涡扇-18,应该早就看不上乌克兰的航发才对,而且,明明马达西奇的事还没完钱都还没有赔,现在中国又花50亿买乌克兰的发动机,却不用中国产航发,这到底是为何呢?
事实上,一码归一码。而且不是不用国产航发,而是这次看不上乌克兰航发了。需要知道的是,AL-322发动机的装备面非常的窄,虽然其采用了模块化设计,还有大量的新技术和新材料,使得AL-322的基本型推力到达了2600公斤,加力型的推力甚至有4200公斤,但在当前中国战机装备体系中,AL-322型发动机仅能与教练-10进行配套使用,其他机型根本用不上。
图为在中国会展上展示的AI-322
所以,AI-322发动机买一些也无妨,毕竟乌克兰这种发动机产线成熟,成品质量可以保障。而中国根本没有时间研发这些。目前中国的空军是机等人的一个状态,空军对飞行员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如果中国研发自己的国产引擎的话,研究出来至少要等上三到五年,如果想要装备,再等上两到三年,这非常的不值当。俗话说得好,必须国产的,中国拼尽全力也要国产,不那么必要的,中国现在也不缺那几个钱了,这一切都为了中国的快速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