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上新能源汽车板块火热,3天前新能源汽车一场周末论坛上一场论战交锋也打得异常火热,交锋的焦点是:
1月15日,广汽董事长曾庆洪表示,自家搭载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的车型8分钟可充满80%,NEDC续航1000公里,且制造生产成本降低90%以上。
广汽董事长曾庆洪
广汽8分钟1000公里超级快充新车型海报
1月16日,在中国电动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针锋相对:“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车能跑1000公里,几分钟能充满电,还很安全,成本又很低。以目前的技术来讲,他一定是骗子。”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
不是新能源车行业的人,可能对两者的争论一头雾水,不知道孰是孰非,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初中物理知识,我们2分钟就可以辨别。
我们知道,汽车一般是每跑100公里消耗15度电(千瓦时kwh),1000公里就是150度电(千瓦时kwh),初中物理知识,功率=电流*电压。功率要达到1125千瓦,要实现大功率,要么高电压,要么高电流,难度都不小。要8分钟要充满150度电(千瓦时KWH),功率就要达到1125(千瓦KW),相当于8台大众EA888发动机同时以6000转/分钟的转速输出的极限功率。想象一下这个场景,8台2.0L涡轮增压发动机输出的极限功率,接到另一个电动车上,就那大电流,不装在航天飞机上可惜了。
并且,现阶段最快的超级充电桩也只是250kw,也就这个目标是要在现有最前沿技术的基础上提升6倍。这短期可以实现?
再用生活常识换算下,8分钟充150度电,就是1小时充1000度电。我们平时用的空调,就是1小时1度电,可以同时带动1000个空调运行。差不多一个中等规模小区的电量都同时只供你一家,这可能不?
所以,广汽董事长说的,理论上可行的,确实,也只有理论上肯定可行,只要无限提高电压,1小时充1万度电也不是没啥难。
最搞笑的是,即使把电充进去了,这辆车也没办法开,因为根据现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和汽油的能量密度差了好几个数量级,要开1000公里,密度上不去,只能增加新能源电池数量,这样电池数量加上去,一辆汽车的重量和一年坦克差不多,摩擦力大增,这种车能开上路不?
其实,广汽这个时候吹牛逼,并不是老总喝多了信口开河,而是有其自家算盘。广汽金主丰田此前的路线走错了,现在吹这个,就是怕特斯拉、比亚迪进一步蚕食其市场份额,所以先把牛逼给吹上,吸引眼球,拖住客户,填补从现在到自己研发的电动车上市的时间空窗期。
其实,到底行不行不重要,很多硅谷的科技大佬也是先把牛吹上,然后埋头苦干用成果把吹过的牛实现,所以,开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刚刚,广汽又发声明,简单一句话,8分钟充满和跑1000公里不是同一块电池,是两块电池的不同特长。简而言之,就是“充得快”和“跑得远”不是同一款电池,哈哈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