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全国共计337项
其中新列入198项,扩展139项
新疆有15项入选,其中新入选6项
于田县申报的曲棍球(维吾尔族曲棍球)
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视频来源:于田融媒
曲棍球叫“曲马克”,也叫“麦热球”,是一种传统民间游戏,玩法与现代曲棍球相似。当地人用一根头部弯曲、长约80厘米的长棍,击打用毛线织成的线球或柳树树结做成的球。线球用于白天的比赛,树结球用于晚上,很受于田农民群众的喜爱。
图片来源:和田是个好地方
木尕拉镇吐格曼库恰村村民阿瓦克日·阿布都克日木说:“小时候看长辈们玩曲棍球,那时就特别喜欢这个游戏。曲棍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娱乐。听说于田县组建曲棍球队时,我第一时间报了名。”
图片来源:和田是个好地方
曲棍球赛场没有什么特殊,有一块宽大的空白地(半亩以上)就可以。宽度和长度没有什么标准,根据场所的情况制定边界线,某一种东西当作标志即可。参加人数也没有限制,只要对等就行,通常每队6至8人。
图片来源:和田是个好地方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民间游戏,于田县不仅把曲棍球列入每年的农牧民运动会项目,还组织喜爱曲棍球的青年成立球队,先后参加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传统体育运动会并取得了好成绩。
延伸阅读>>>>>
曲棍球的历史
曲棍球的历史悠久,古代在塔里木盆地各绿洲很普遍,古代玩法有两种,一是骑着马来打,二是步行打(步行打有两种,一种是草地曲棍球,另一种是现代曲棍球)。目前保留下来的就是步行打法,中国唐代就流行过步打球的游戏,于田维吾尔族农民的琼玛克(也译为“曲马克”)就是一种原生态的曲棍球。
和田曲棍球
此项目每年在和田农村开展。2018年8月,曲棍球项目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9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团体一等奖”,参加运动员13名。2019年9月参加全国第11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荣获表演项目一等奖,参加运动员14名。曲棍球的开展,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曲棍球2010年10月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主要传承人于田县希吾勒乡农民托合提肉孜·木沙,于田县文旅局干部买提肉孜·依明等。
以上来源:和田是个好地方
END
来源:和田日报 特约通讯员麦热姆妮萨
编辑:陈荣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