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年末至今,疫情在多地死灰复燃,传播速度以及潜在的风险让人难以捉摸,因此出现了聚集性疫情,让本该喜庆的新年气氛里,带着一丝紧张,特别是如今,北方多地因为人员流动性强呈现出向外扩散的趋势。
如今,不仅成年人有被感染的风险,小孩子也不例外。近期,北京新增的病例中,一名6岁男童被感染,原因是曾在1月10日的被感染人员家中“小饭桌”托管,孩子自1月9日后就多次进行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但是在1月16日进行核酸检测时,结果转为阳性。
事情一经发布,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可能大家对于“小饭桌”一头雾水,小饭桌是家长眼中最为火热、最为便利的托管方式,中午或者晚上,家长因为工作原因无暇顾及孩子,将孩子托付给托管班,由他们看着孩子写作业,负责午饭或者晚饭,等家长下班后来接走孩子。
其实早些年,小饭桌被频繁爆出管理问题,很多都是私人开设,并没有任何资质,再加上大多数负责的是孩子的日常饮食,但这些小饭桌没有正规的经营许可,食品安全堪忧,另外消防安全、设施安全也存在隐患。
如今在疫情中出现了感染病例,因为经营者的丈夫隐瞒行程,不配合流调,对疫情防控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导致经营者成为无症状感染者,可以说,出现一人被感染,多人受牵连,后果无法想象。
虽然小饭桌最初的成立是好意,众多家长因为工作与孩子无法兼顾,只能够将孩子送进一些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托管机构,让他们对孩子进行短暂的照顾。
但是随着小饭桌的不断壮大,成为一个行业现象,相关部门就应该将其进行有效监管,但是自发生以来,小饭桌就没有过多的监管,有很多都是悄悄地开设,隐瞒相关的经营状况。
虽然北京市顺义区常务副区长已表示,将全面规范整治“小饭桌”。但是,随着如今疫情的发生,被确诊病例家中小饭桌只是一个缩影,背后还有无数这样的小饭桌。
小饭桌的管理问题到了如今已成为义不容辞的任务,当然,也不能因为这一现象一刀切,但是起码要摸排清楚目前存在的小饭桌数量,对于没有资质的小饭桌要严惩不贷。
而家长也应该在选择上对环境以及相关的资质进行筛查,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学校作为日常一个与家长衔接监管义务的主体,其实也应该对放学后的这一空白进行填补,适当地对小学生的托管问题进行一个缓解。
最后
面对这一现象,家长还是要提高警惕,特别是如今情况特殊,寒假即将来临,如果实在没有亲人协助看管孩子,确实要将孩子送到托儿机构的,除了要考察相关机构的资质,从业人员的有无健康证,还要考察当中的环境承受能力。
小饭桌最重要的就是饮食安全,小孩尚未发育齐全,健康最重要。因此还要细细观察相关的配套设施是否齐全,比如清洗、消毒、和冷藏设施,还要考察食谱和食材,像一些容易导致食物中毒的食材,校外托儿机构一般不能采用,比如四季豆、野生菌等。
每日监测孩子的体温,对身体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一有发热或者感冒等症状,前往定点医院就诊;做好消毒以及戴口罩等工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