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出国留学进入了“hard模式”,除了那些一直走英制教育的学生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出去留学外,其他大多数人都暂停或者直接取消了留学计划。
这种变化对教育界的影响是很深刻的,不同的是,对国内高校来说是一次加速赶超的机会,而对欧美高校则是一次严重打击,比如对土澳,可以说是毁灭性打击。
最近,澳教育部门统计留学生情况,发现受防疫政策影响,中国留学生人数已经由6位数骤减到3位数,不足此前的千分之一。而此前,中国留学生占到澳国际学生的一半左右,现在,这一半几乎都没了。除了中国留学生,此前占一半的印度留学生也大幅减少,现在,留澳国际学生只有从前的一个零头了。
虽然美国、英国、加拿大也有疫情,但一方面,这些国家防控不严,留学生仍然可以去,不像澳洲大学直接上网课。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留学的含金量还是高于澳洲的,取舍之下,牺牲的就是澳洲的大学了。
而少了大量国际学生后,澳洲一些“国际知名”高校开始露馅了,一些此前排在全球百名的高校,从前百名单中消失了。
一方面,这些学校办学资金开始出现紧缺,员工也现离职潮,而一旦资金吃紧,很多烧钱跑数据的研究就会停滞,科研产出就会放慢。这一变化也足见,此前这些学校很大程度上是靠中国人来养活,一旦国际学生收入减少,学校发展就会减速。
另一方面,国际学生数下降,大学排名的国际化指标也出现大滑坡。从实际上看,中国优秀学生减少,对这些大学的研究也是重创。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来,这些学校排名靠前,很大程度上也是靠所谓国际化来支撑的,国际化的资金、国际化的人才。我们看欧美的有些排名,国际化比重特别大,这样的结果就是国际化程度高的学校,排名更靠前。但实际上,这些大学的水平可能根本就没有这么强。所以国人以后不要盲目地去看排行榜了。
这种局面如果再持续一两年,这些高校恐怕要出现高水平师资流失等严重的情况。而反过来,这对中国高校肯定是一个巨大的机会,那些在国外高校无法获得教职的人才,很多都会回国。未来十年,中国大学肯定会进入一个发展快车道,就看谁能抓住这个“开闸放鱼”的好机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