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吉安青原区渼陂村,人称此地山川壮丽,龙脉雄奇,远处山系宛延而来,此地的原生态环境,宽平明堂,群山环抱,秀峰林立,若初春站立村外,红日映照天空通亮, 环顾四周,一目了然,远望可看到蜿蜒伸展的山脉,前有赣江河成多曲水环绕过堂,村外群山起伏,山岭重重叠叠,有种虎踞龙盘之气派和气吞万里之气势。
渼陂村位于吉安市东南22公里,为庐陵文化第一村,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全村为梁姓相传,自古以来,梁氏祖宗奉行“耕读为身家之本”,族风家风一直很好。从这个村里,走了一名被誉为林彪元帅手下五大猛将之一,被彭德怀元帅称为“万岁军军长”的梁兴初,一时传为佳话。
更令人欣喜和称奇的是,就在这个小小的村子里,在这梁家这一门,一共走出四位将军,而且他们都是堂叔侄关系,这四位有三位是开国将军,一位是技术将军,他们分别是少将梁仁芥、中将梁兴初、中将梁必业,少将梁必骎。
梁兴初小时候打铁为生,练就了一身肌肉,性格更是火爆,打起仗来不要命,是林彪帐下五大猛将之一,身上有九个枪眼,梁夫人说,这是他晋升的见证,从普通战士到军区司令,正好九级,一个枪眼升一级。
梁兴初打过的硬仗、恶仗不计其数,比如解放战争时期的黑山阻击战,以一个纵队硬抗廖耀湘18个师。廖耀湘知道吧?赫赫有名的抗日虎将,蒋百里曾评价他是“蔡松坡(蔡锷)以后湖南军人之第一人”,“若仅以为将之道而论,则智、信、勇、严之武德,无一德不具,更无一德可责。”就是这样一位顶级名将,却败在了梁兴初的手下。
更让梁兴初将军名闻天下的,就是朝鲜战场的松骨峰阻击战。就在作战的前几天,他因贻误战机被彭老总指着鼻子痛骂了一顿,梁兴初回去后,发誓一定要把这个面子找回来。他这一仗,消灭美军上万人,魏巍那篇著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说的就是这次战斗。
当胜利的消息传到司令部时,彭老总拍案叫好,亲笔书写嘉奖令,并着重加上一句:“第38军万岁!”这就是梁兴初“万岁军军长”的由来。
梁必业将军要比梁兴初将军小四岁,原名梁必滉,字朗山。抗日战争期间改名梁必业。
他是一位优秀的政工干部,他是和父亲梁兴教一道参加红军的,在当时也算是一段佳话,可惜的是在1931年梁兴教就因病去世了。
梁必业在革命生涯中,先后受到了我军各时期最优秀的政工干部的影响,先是毛主席的弟弟毛泽覃,接着是邓小平同志,后来是罗荣桓同志,所以他的政工水平是非常高的。
那个年代的共产党政工干部,不仅能做思想工作,打战也是把好手,诸如在抗日战场上,1940年1月,梁必业任一一五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为“建立铁的模范军”做了大量的部队组织工作。1941年11月,日伪军5万人对山东沂蒙地区发动大“扫荡”。在反扫荡中,著名的“留田突围”后,一一五师重返沂蒙山区坚持斗争。经过50多天的军民共同奋战,粉碎了日伪军的所谓“铁壁合围”。
梁必业将军和叔叔梁兴初将军还是一对好搭档,梁兴初将军于1949年5月至1952年5月期间担任三十八军军长,而梁必业将军在1948年3月至1950年4月期间担任三十八军军政委。也就是说粱兴初和梁必业虽是叔侄关系,但在一定时期内却共同担当着三十八军的军、政第一首长的职务。在一起共同铸造了三十八军的辉煌。
1950年6月,梁仁芥任解放军第三军政委,向甘肃河西走廊进军。9月,驻扎河西张掖、武威、酒泉地区。1952年6月三军与一军合并,军部改编为西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梁仁芥任一军政委。第一军经过整编后赴朝参战。1954年圆满完成抗美援朝任务后,返回祖国。
同时,梁家还出了一位将军,叫少将梁必骎,他在军事科学院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
一门四将军,上阵打敌人,建设新中国,立旷世之功,一时在当地传为美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