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子秧歌是山东省的民间舞蹈。最初起源于济南商河县,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每年的元宵节,是鼓子秧歌演出活动的高潮日。由于鼓子秧歌是多人组成,组织严密的一项活动,所以行动总是那么气势磅礴,让人热血沸腾。
商河当地人常说,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会扭一扭,可见鼓子秧歌在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商河全县有九百多个行政自然村,几乎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秧歌队伍,每年正月十五,商河都会举办鼓子秧歌汇演,2006年商河鼓子秧歌入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初始的鼓子秧歌集劳作、抗灾、祭祀、军事、武术、杂技等于一体,表达人们丰收后的喜悦之情。后来随着时间的荡涤,经过世代演练而总结归纳出今日的鼓子秧歌。
商河鼓子秧歌区别于其他秧歌的显著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它有100多个严密的场子阵式图谱,并且绝大多数是平衡对称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跑”而不是“扭”,众多演员始终围绕场子的中心来跑,无论阵式图谱如何变化,决不突破“外圆内方”这个大的范围。
如今的商河鼓子秧歌是山东北部地区流传极为普遍的一种大型广场舞蹈,也成为广大农民庆祝丰年、欢度新春的一种民俗活动。经过世世代代加工发展到今天,将武术的一招一式揉进了舞蹈中,锤炼出军事化的组织形式,变幻莫测的舞蹈阵式,粗犷豪放的将士风格,在铿锵激烈的鼓乐指挥下,伞、鼓、棒、花、丑五大角色各显神通,表达了黄河儿女们征服自然的决心和收获的欢乐,也表现出山东汉子铁骨铮铮、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摄影/王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