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人
众所周知,航天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与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科技水平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航天技术也迎来了很大程度上的突破,自上世纪50年代创立以来,中国航天业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从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再到现在的探月工程,“天问一号”,中国航天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向前发展。但是,如果说提到当今世界上航空航天领域最发达的是哪个国家?大家想到的肯定会是美国,虽然说苏联在从前可以与美国相媲美,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后继者俄罗斯还没能完全的恢复,所以说,美国在航天领域,还是领头羊一样的存在。
而我国的航天事业在起步之初还没有像欧美那样发达的条件与技术,所以说只能眼看着美国与前苏联在这一领域的你追我赶。后来随着我国科技实力与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我国才慢慢的追赶上了世界的先进脚步。不少人认为中美航天技术只相差了十年,在未来不久就能赶上,然而一位中国老院士的回应却给我们泼了盆冷水,实际上中美两国之间的差距想要在10年内赶上是非常困难的。这一回答很无奈却又很客观。
需要认清的是,工业基础与技术水平,才是中美两国在航天领域存在差距的最主要原因。美国航天起步于20世纪初期,早在百年以前的1921年,其国内的高校以及科学家就已经开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相关研制工作,1958年1月,美国成功地发射其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9年7月,首次将两名宇航员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美国国防部与NASA是美国航天活动的最主要管理与参与体系,两者下设有众多的科研与试验机构,发射基地与测控中心,并且通过政府与其他部门,高等院校与私营企业进行广泛地合作,构建形成了相当雄厚的工业体系。
相较于美国,我国航天领域起步于1956年,经过了六十载的风风雨雨,已经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以及试验的体系。初步具备了“小核心,大协作,高水平”的特征。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我国与美国在航天工业基础以及技术能力上都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比如说,美国第一枚运载火箭的发射就领先了我国将近12年,第一颗人造卫星领先我国12年,这些都是因为二者航天领域起步的世界不同而造成的客观差距。另外,中美两国在航天发展路径与发展方向上的截然不同,也决定了两国在航天领域发展过程当中的现实差距。
美国的航天活动可以分为民,商,军三个不同的领域当中独立发展但是又相互依存。在航天领域方面,美国的商业公司与军方和政府部门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航天技术与资源的共享与共用,也是未来美国航天发展的走向。以SpaceX公司为例,NASA曾经推出过“商业轨道运输服务”的项目,用来解决航天飞机全面退役之后美国的天地运输以及载人航天的项目,这一项目最终以SpaceX和轨道科学公司胜出。该合同也同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而我国的航天起步于国家任务,计划属性比较强,商业化,产业化的发展程度并不高。一方面,这样的体制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我国的航天事业在60年内实现了腾飞,另一方面,对于社会资源的利用程度不足,也在制约着我国航天事业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相信在未来,随着我国在商业航天发展政策上的不断改进与环境的完善,我国的商业航天将迸发出更加磅礴的力量,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与美国存在的差距将加快缩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