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手房要卖光了!
截至目前,上海现存二手房库存为4.2万套,按照当前一个月2.7万套左右的去化速度,2个月之后,上海将无二手房可卖。
不少板块,二手房库存快要见底,众多小区可售住宅个位数,还包括房东挂着试价,未必诚心出售的。优质房源买不到算了,普通房源也一房难求。更别提一手房摇号多困难了,几千人抢几百套住宅,买到就是祖上显灵。
人心思涨!其结果就是让更多房东放弃出售,通过抖音等高效平台,这种氛围加速传播,导致更多的中产阶级焦虑着挥舞钞票,冲入市场推高房价。
说好的房住不炒呢?又是什么原因刺激这波上涨?这里和大家分析下原因。
上海住宅其实从2015年那波上涨后,近三年呈小级别回落态势,是几个政策改变了现状。
●一个是2020年上海启动了幼升小、小升初摇号政策。
民办学校的优势在于掐尖,好的生源直接决定了重点高中升学比例高,而重点高中意味着名牌大学迈进一条腿,导致好的孩子越来越好,差的孩子越来越差,两极分化。
摇号政策精准打击民办,家长为求稳选择上公办,学区房变香饽饽,特别是小学/初中一贯的学区房,价格更强劲。
最初学区房的宗旨是教育公平,初心是让孩子就近读书。现在变成中产阶级隔离孩子升学风险的砝码。毕竟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读好学校,而好学校数量与孩子数量不匹配,这是当下不可调和的矛盾,总有人要去读相对差的学校的。
国外也是如此,有钱人通过学区房/豪宅,把底层人排除在外,形成阶级分层。毕竟愿意为了孩子付出的人,不会差到那里,有钱人和有钱人玩在一起,这也是趋势。
曾经的学区房是为了教育公平,摇号也是,未来划片多校也是。只是不同时期,不同策略,修修补补的打补丁罢了,过程中房价被影响无可避免。
我国目前阶级还没固化,所以新进中产阶级是很容易返贫的,这就形成了焦虑,对下一代更是如此。国内目前还没有明显的富人区/贫民窟之分,往往普通住宅和豪宅离的不远,汤臣一品下楼走不远就是老公房。如果和国外一样,有钱人住一起穷人住一起,泾渭分明,也就没那么多焦虑了。
在国外,让孩子学坏太简单了,只要丢在贫民窟附近学校,学习氛围差极了,遇到的人都是电视里那种,自然就学坏,贫穷是有基因的,能走出来的是小概率,而且时代不同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新的学生落户政策。
上海前几年发展不如深圳、杭州、武汉等城市,抢不过人才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去年分别印发:《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实施细则》和《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
明确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即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应届毕业生可直接落户上海。还提到:博士、研究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还有国外留学生的落户政策。
反正就是条件满足的都可落户,明抢全国优秀人才。
两个细则我详细看了,条件比较宽松,这将带来超过5万户以上的人口流入。而他们的年龄都是结婚主力,未来孩子也将落户上海。
一个城市的幼/小升学率,直接决定了未来房价和城市竞争力。2020年,小学生升学率降幅最大的是吉林,前十城市有5个来自东北,人口,特别是优质人口的加速流出,解释了东北经济疲软的原因。
好城市越来越好,差城市越来越差,和学生一样。
受疫情影响,国外留学生在加速回流。能送出国的,大多有钱,国外很普通的学校硕士,回来找到一份收入2万/月左右的工作,就可以直接落户,实在不行托关系自己缴纳一年,混个户口,也是划算的。
这些人,现在都可以买房子,叠加去年2.8万户动拆迁、17年至21年累积四年的刚需,在去年摇号的导火索下,房价即将升空。如果未来不出强力政策打压的话,上涨50%也非痴人说梦。
强力政策,无非是限购资格方面勒紧,比如离婚净身出户增加时效,公司买房提高税收,银行不许曾购房过的人贷款等,当然政策不可能一刀切,会给窗口期,也加速了部分购房者,想赶在政策收口前购房的冲动。
目前,我挂的三套住宅,都是该小区该户型唯一可售住宅,单价高于市场价很多,中介每日电话依然不断,助理的一套房子刚出售完成,2周后就涨价50万,现在正哭晕厕所....
如今的上海,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之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