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小伙伴们兴冲冲和我说有广告金主来投,是一个在线美术课,号称是AI智能教学,因为不需要真人老师教,所以不受时间限制,学费很便宜。小伙伴们给自己家孩子试用后,觉得上课效果极好,小朋友都很喜欢,吵着下次还要上。而且人家特别有诚意,白菜价就送十节课,还附送给你一大盒材料,简直是梦幻中的美术课。
我刚开始一听这事儿就有点警觉:这美术启蒙和其他课不一样,讲究的是引导是启发,是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事情真人的未必能做得好,机器能做好嘛?
某科技宅榨汁机还劝我:老婆,你是不知道现在AI都发展到什么程度啦,很厉害的,简直可以比人类自己还了解自己,真的可以做到比活人教得好哦!
听他说得很有道理,于是我答应让果果试听一下,还千里迢迢跨着大洋把材料包给寄来了,带着果果很兴奋的下载了APP,等待见证现代科技带来的奇迹。
可是奇迹没等来,却等来了一场极其恶劣的骗局,彻底把我给恶心到了。气得我当天晚饭都没吃,觉都睡不着。
这广告我是不可能接了,但是我已经看到别的公号的推广已经铺天盖地,我不知道要有多少家长被骗,孩子受毒害,逼得我不得不必须写篇文章批判一下。
这里不具体点名了,毕竟背后的投资方我也惹不起,我要批判的也不仅仅是某一家APP,我批判的是所有用这种方式教孩子的美术机构,不分线上还是线下。
之前我就写过一篇如何判别好坏美术班的总体原则的文章(没看过戳这里《 》),写的时候还苦于没有反面例子,这回来个现成的,咱们也别浪费了。
果果试听的这节课是教画狮子,说是为了体验“图形拆分”,看上去好像很靠谱的样子。
问题是他真正介绍“图形拆分”的时间还不到一分钟,只是浮皮潦草的给解释了一下概念,孩子还迷迷糊糊没听懂,就马上就开始进行绘画教学,教学中完全没有用到图形拆分的技巧,直接手把手教你分步骤画简笔画!
上来就让孩子在纸的上端画一个圆作为狮子的头(这个圆还建议拿家里的小碟子“逼着画”),然后再画两个半圆作为狮子的耳朵,要注意两边对称,还要在耳朵里画一个小半圆作为狮子的内耳。
于是果果就在纸上精准的copy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图形……
我当时就傻眼了,这TM还能规定得更僵硬一点嘛?为什么规定头一定是圆形的?为什么规定耳朵一定要半圆的而且对称?为什么规定一定要画“内耳”?
孩子不能画一个扁脑袋方脑袋或者梯形脑袋的狮子嘛?孩子不能画狮子的侧面嘛?孩子不能画一个没耳朵的狮子嘛?孩子不能画一个歪着头的狮子嘛?
不,孩子不可能冒出其他的想法,因为老师这么勤劳善良,都提前给你把狮子给抽象拆分好了,让画画变得非常简单,所以干嘛要费脑筋找到自己的想法呢?老师画一笔你跟着画一笔就很好看很漂亮了。
不是号称要有启发教创新嘛?启发在哪里?
哎?你别说,所谓的“启发”来了:画面上出现了三种王冠,说你可以选择一顶你自己喜欢的王冠给狮子戴上。
果果试图用手去戳她喜欢的王冠,结果并没有这个互动,画面上那只手在继续在画原来规定好的那个王冠。果果只好继续跟着它画。
哦~~~把本来的一个固定的王冠,变成了三种固定的王冠可以选择,让加在孩子想象力上的牢笼变大了一点点呢!真的是好有“启发”,好“创新”的教法啊!
我当时完全被这种“启发”方式震惊了 ,但是依然还抱有希望,备不住这只是开胃菜,厉害的启发在后面呢!
结果我一直忍着看到尾,没有了,就真的只有这一种所谓“启发”。
除了让孩子完全机械的模仿复印,就是教所谓绘画的技巧,譬如说“两边要对称”,“画圆要先画两个点,再用半圆连接起来”,“狮子要两头身”,“脚要和肩膀一边宽”。
图中会给出两三种制式化的选项让孩子选择画“自己喜欢的那个”,可就这么狭窄的选项还不给把画面放大,教学的影片是一镜到底固定的无法选择。背景音里偶尔会很有求生欲的强调一句:“除了这种样式,小朋友们还可以自由创作其他的样式哦!”。然后依然接着按照既定的程序往下教,一点都不会停留耽误,连个提示可以暂停影片的按钮都没有。
那个意思好像是说:别看我在教简笔画,可是我有启发孩子了哦,真的启发过了哦,我说过让孩子可以自由发挥了哦,那他如果不发挥就不是我的责任了……
好嘛!你这边行云流水一笔不停,把完美答案都明明白白呈现在孩子眼前,小朋友还哪里有自由创作的余地啊!她就算想要创作也只能自惭形秽没勇气啊!
看看我家果果废了半天劲跟着画了个什么吧:
简直是复印机般绘画能力呢!
她画得几乎和要求一样,可她真的觉得狮子应该长这样嘛?那是她想要画的狮子嘛?她真的学习了怎么画狮子嘛?没有教学影片她自己还能画出狮子来吗?
更进一步的,她学习如何观察这个世界了吗?学习如何在画纸上表达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感觉了吗?
没有,她只学会了照着别人教的画好容易好漂亮。
既然没有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创作在里面,那这幅画是她画的还是别人画的,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只被卡通化得连自己妈都不认识的狮子,对比果果自己平时的画,虽然线条凌乱也没什么技巧,却充满了独特的自我表达和生命力,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人画的:
照着描完这个卡通狮子还不算,后面还有教涂色的内容,一点一点的涂,整整涂了9分钟,最后把整个画面涂得花里胡哨满满的。
刨去审美不说,我就不明白,用彩笔涂颜色哪个孩子不会啊,还用得着你花这么长时间教?
当我听见影片里唠唠叨叨的指导孩子:要把狮子的脸和手脚都涂成黄色,要画上可爱的红脸蛋儿,涂色不要涂到线外面去,涂眼睛的时候留下两个白色的小圆圈,可以让眼睛亮闪闪哦……就实在是忍不了了,直接粗暴的打断了这个课程。我真怕果果以后一说到狮子,脑子里就只想到圆圆的脑袋,脑袋上两个半圆形的对称耳朵,颜色一定是黄色的,还要有红脸蛋儿……
连跑过来看热闹的毛头都看不下去了,他说:我们学校艺术老师都不让我们copy她画的东西,她说这样会kill our creativity(杀死我们的创造力)。
为什么连孩子都明白的浅显道理,这些教画画的课程还是在明知故犯,这到底是蠢还是坏?
这也难怪,毕竟设计可以对孩子有引导有启发的互动简直太难了,毕竟发掘孩子的创造能力实在太有技术含量了,毕竟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品实在不好点评,哪有教简笔画教涂颜色这么简单容易还出快速效果呢?
看我在那里生闷气,某榨汁机还不甘心,生怕我低估了AI技术的伟大之处,把ipad拿过捅了半天,突然大怒:这哪里有什么AI技术了?简直是侮辱AI!同样的一节课,我无论上传什么样的作品,哪怕是白纸和胡乱画,打的分都是一样的!
这是画狮子那节课的学习报告,传什么照片都是一个分数
这是另外一节画苹果的课,地毯照桌面照都是一样的结果
唉,骗人能不能有点诚意,敢不敢多准备几张蛛网图随机生成啊?
我为了避免冤枉人,把所有试听的课程都点开看了,每节课的格局基本大同小异,核心内容就是卡通简笔画教学录像,或者做手工教学录像,而且无一例外,全都是一步一步,手把手教给你怎么画怎么做。只不过为了更唬人,课程里还加入了大量动画片和小游戏,甚至还会讲了一些自然人文小知识。这些额外内容本身也不能完全说不好,但是至少非常没必要。这种动画+歌曲+游戏的引入形式多见于线上英语课,因为可以有效消除孩子对英语的陌生不适以及对重复训练的无聊感。但是美术课本来就是一件没啥门槛儿的事儿,完全可以用美术本身的趣味来吸引孩子,再这么讲笑话逗闷子就纯属拖时间了。你不把有限课程时间用在启发孩子对艺术和审美的领悟和创造上面,却用小半节课絮絮叨叨的讲无关的故事和知识,实际上就是是对课程内容的注水。
事实上这个课程一开头就磨磨唧唧的搞了五六分钟的动画片和背景介绍,半天还没进入正题,果果当时就等得很不耐烦,很疑惑的问我:妈妈,它什么时候教我画画?
课程内核已经非常没营养了,居然还能再注水,我真的是服了。
那些对这种课表示喜欢的孩子,未必是喜欢画画,很可能只是喜欢注水的动画和小游戏而已。
可能有人要说,哎呀哎呀,毕竟不是真人教学,要求不要太高嘛,我们当父母的可以在旁边引导启发嘛,这个课程就是个资源而已。
恕我直言,就这种等级的资源还收钱纯属不要脸,无非是简笔画/手工分步骤教学+幼稚动画片+简单视觉小游戏,这三者在网上随便一搜索大把大把的资源,非但不要钱还哭着喊着求着你看。
如果还需要父母在旁边引导启发,那花钱买课的意义何在,父母既然这么懂如何美术启蒙,那自己教不就得了,为什么要把钱给你呢?
说实在话,就算直接买本填色本让孩子涂,或者买本卡通人物图册让孩子照着画,都比上这个课有自由度,起码孩子能自己选择从头开始画还是从脚开始画,起码能自己选择哪个地方涂什么颜色,就算是模仿,至少还能有自己思考和探索的空间,而不是只会亦步亦趋的提线木偶。
好了,批判到这里,我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反正最经典的毁想象力创造力的美术课程就是这样了,虽然它包装得很好看,很有可能还很受孩子欢迎,但无疑是裹着糖衣的毒药,这种课上多了,孩子非但学不到什么,反而会畏首畏尾不敢画出自己的想法了。
如果你家孩子的美术课程就是这样,老师画一笔孩子跟着画一笔,完全不给孩子有自己想法的时间空间,到最后画出来的东西和复印似的,那就趁早退了别上,还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家里随便涂鸦,画画这东西只要感多大兴趣想学都来得及,不光保护想象力,还省钱呢!
ps,读者朋友们知道我说的是哪家也不要在留言里提名字,某橙也不想惹麻烦,大家看个热闹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