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通知:当您在分享页面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表示您正在阅读原临沮论坛刚刚启用的新平台赤脚论坛所推送的文章,那么请一定记住,点开后先点顶部“赤脚论坛”关注后再阅读,这样下次就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文章了,更不会忽然找不到我们了。
正文
原标题:
扶贫路上好“警色”
在部队
他奉献青春保家卫国!
退役后
他身着藏蓝保一方平安!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
他再次转战脱贫攻坚“战场”
向贫困宣战!
一起来聆听他的
扶贫故事
我叫欧阳兵,今年58岁,曾经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转业回到远安后在县公安局工作,2017年初,我得知全国脱贫攻坚大战打响、全县正在选派扶贫干部的消息后,我第一次感觉到了“战争”离我这么近,随即主动向县公安局请缨,申请到脱贫攻坚的最前线去。申请批下来的当天,我在箱底翻出了当年在部队的行军被,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远安的南大门三孔村,这一呆就是3年多。
刚来村里时,村委会住宿条件很艰苦,怕麻烦村民,也为了方便工作,我就住在了村委会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虽然从村里到县城家里开车也只需要半个小时,但我时刻以军事化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住在村里,三年里的160多个五天四夜,我一天都没有落下过。
村里要脱贫,发展产业是基础。我在驻村实践中体会到,选准产业发展方向,必须贴合民情、顺应民意,才能提高群众的参与度。考虑到三孔村耕地面积少、劳动力稀缺等现实问题,我们从50多个备选特色产业中,筛选出林果业、蔬菜种植业,汽车修理、蜜蜂养殖、猪牛羊养殖、香菇种植等特色产业。到2020年,三孔村发展特色产业52户,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产业发展100%,困难群众产业覆盖率达到100%。
三孔村地处交通要道,本村企业众多,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能务工的梦想,我坚持挨家挨户开展遍访工作。半年时间,足迹遍布了三孔村的大山小路,我摸清了劳动力底数和就业意向,建立了务工监测台账,并结合县里组织的培训,精准对接就业技能培训,将普通劳力变为技能劳力。村里的困难群众就业能力不断提升,三孔村目前已有65名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务工。
记得2018年深秋的一次走访,村民周起发面露愁容,我仔细询问才知道,原来他家的柑橘严重滞销,漫山遍野火红的橘子染红了半边天,也像火一样“烤”着我的内心。如果放到网上卖,时间来不及,橘子容易坏;拿到镇上卖,市场上的橘子太多,不好出售;运到外地去卖,交通运输成本较高。面对困难,我开始寻找解决办法。我在多方联系后,在局党组的号召下和战友们的鼎力相助下,7000余斤橘子以1.5元每斤的价格被收购。周起发也忙得不可开交,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次年的春节,我走访路过周起发家门前,猛然抬头发现他家的春联是这样写的:“执政为民民安国泰,精准扶贫贫脱福来”,横批是“党恩浩荡”。这简单的20个字,是一个淳朴的村民发自内心深处的表白。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三孔村作为远安的南大门,是我县防疫的重要战场,看着电视上的新闻报道和同事们 “公安当先”的劲头,我再也坐不住了。58岁的我再次向局里请缨,我要回到三孔去参加防疫工作。此后的2个月,我告别家人,在三孔村度过。没有早饭吃,就吃泡面。车辆不能通行,就每日坚持步行巡逻,那段时间,每天的微信步数都显示20000步以上。成功劝退了当阳籍越界人员20余人,三孔村疫情零发生。
三孔村6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60名贫困人口已于2017年全部脱贫。截至目前,实现了连续3年零返贫的成绩。我将永远牢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以实际行动履行从警誓言,我将继续坚守在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与战友们一道,为了乡亲们能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来源:平安远安
本文完
排版:赤脚君
审核:坤哥
我们注明为网友发布的曝光内容,都是出自于赤脚网(www.chijio.com)。都是网友实名认证后自行在官网发表的,我们只协助转发,从不帮人发布曝光内容,也从不转发未认证用户发布的内容。如需发布曝光内容,请自行在赤脚网官网按要求注册账号、完成认证,再自行发表。
注:在赤脚网(可在浏览器直接输入chijio.com进入)注册、认证、发帖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凡是在赤脚论坛首发的内容均会被我们打上原创标识,并同步到拥有5.18万+粉丝的临沮论坛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非赤脚论坛原创内容将不会同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