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涨知识,紫禁城里也供暖!

0
分享至

今年冬天是格外的冷,这不,才暖和没几天,周末又要降温了。

不过再冷也冷不过几百年前,从明朝嘉靖年间到清代道光年间,正值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寒冷期——明清小冰期,一年里有150天都在过冬,有些地方的最低气温能比现在低5—7度。

那么冷的冬天,没暖气没空调的应该很难熬吧,但乾隆皇帝却表示,不,我一点都不冷,我爱冬天。

《乾隆帝岁朝行乐图》 清 郎世宁等

乾隆为什么这么拽?

还不是因为紫禁城里有最先进的取暖技术——地暖。

当时的地暖可用不上电,而是烧火供暖,俗称“火地”“暖地”或“地炕”。

北方农村有种过冬神器叫火炕,用砖砌成,中间留有烟道,天冷的时候烧一把柴就能让整个炕都暖烘烘。

紫禁城里的火地,原理跟火炕一样,不过是把炕建在了整座宫殿的地下,算是个plus版本的火炕。

火炕

唐宋以前,中国人都习惯席地而坐,因而自古就有在地下烧火来烘暖地面的做法。所以,真要说起来,火地的诞生远比火炕要早。

北魏的郦道元写的《水经注》里,已经有了关于火地取暖的记载。

水东有观鸡寺,寺内起大堂甚高广,可容千僧,下悉结石为之,上加涂塈,基内疏通,枝经脉散,基侧室外四出爨(cuàn)火,炎势内流,一堂尽温。——郦道元·《水经注》

此后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到明清时期,紫禁城里的火地取暖技术已经相当完善。

火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室外的操作口,室内的炉膛、以及地砖下面的烟道。

操作口就是添柴的地方。

当然了,紫禁城里是不烧柴的,人家烧的是炭,还是用名贵硬木烧成的红箩炭,这种炭“气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燃烧时几乎不冒烟。

不过几乎不冒烟不等于完全没有烟,为了完全杜绝让烟火气熏到皇帝陛下的可能,操作口的位置被安排在室外,一般是窗户下。

这样负责添火加炭的人在室外就能操作,不仅隔绝了烟气,不占用室内空间,不影响室内主人的正常生活,还方便透过窗户了解室内的使用情况。

作为地下采暖设备,火地的操作口也位于地面以下,是个四四方方大概1米深的大坑,坑上面盖一块厚木板,只在用的时候打开,既能防止小动物钻入,也不妨碍平时通行。

操作口的两种状态

操作口再往里就是炉膛,也就是炭燃烧的地方,是整个火地中温度最高的地方。

为了承受住这种高温,防止因局部过热而烧塌地面,炉膛上方都会有铁架子,或者铸铁方砖。

炉膛和操作口之间,还设有铁箅子和炉门,铁篦子能够防止人从地下钻入室内,炉门则是为了防止热源往外扩散。

铁篦子

炉膛上方是整个宫殿里取暖效果最好的地方,而炉膛一般都紧挨窗户,所以在紫禁城里,很多炕床都是临窗摆设的。

炉膛再往里就是遍布整个室内宫殿的烟道了。

铺设这些烟道的时候,要先在室内地面下铺一层砖,再在上面有规律等距离地安放砖跺,最后在砖跺上铺上质地坚硬的金砖或方砖。

火地内部

我们都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所以冬天开空调要对着地面吹为了让炭燃烧产生的热量更好的传遍整个室内,火源所在的炉膛是整个火地设施的最低点。

从炉膛向室内延伸的烟道,呈斜坡上升状,高度逐渐增大。

这样一来,炭火产生的热空气沿着烟道扩散,其间加热地砖,从而温暖整个室内。

最后,这些热空气通过烟囱排出。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要问了,在故宫参观的时候从来没看到里面有烟囱啊?

这是因为,跟我们平时见到的的烟囱不同,火地的“烟囱”也位于地面以下,叫做出烟口。

热空气通过主烟道、支烟道完成在室内的循环后,进入排烟道通过出烟口排出。

出烟口一般位于室外的宫殿基座上,直径只有10公分左右,不仔细看根本注意不到。为了防止小动物钻入和保持宫殿整体的美观度,还装饰有钱币式的花漏。

出烟口

为了把取暖效果发挥到最大,紫禁城里还诞生了一种火地取暖的配套设施——暖阁。

所谓暖阁,就是在有烟道流通的地方(一般是在有床铺的区域内),用木板隔断出一个封闭的小空间,使局部保温效果达到最佳。

乾隆三希堂所在的养心殿西暖阁,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养心殿东暖阁,都是这样的地方。

坤宁宫东暖阁

清末民初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中记载:

“每年十一月初一日,宫中开始烧暖坑,设围炉,旧谓之开炉节”。

意思就是说,宫里一般在农历十一月初一这一天,开始集中烧火地供暖。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这种集中供暖的待遇。

火地需要打通宫殿的地下部分,施工难度系数太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建筑下陷,所以只有皇帝、皇后、太后等重要人物居住的宫殿里才铺设有火地。

就连紫禁城里最重要的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都因为不经常使用而没有火地。冬至和元旦(大年初一)皇帝在这里举行宴会的时候,想要不被冻着,也只能多点几个火盆。

《胤禛行乐图册·围炉观书》 清 故宫博物院

所以说,君王不早朝不一定就是为了美人,也有可能是离不开温暖的暖阁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马卡:维尼修斯抢走姆巴佩点球又造丑陋一幕,阿隆索本应干预

马卡:维尼修斯抢走姆巴佩点球又造丑陋一幕,阿隆索本应干预

雷速体育
2025-11-02 11:45:16
美军在南海出事后,才发现一个惊人事实,一切都被解放军全程目睹

美军在南海出事后,才发现一个惊人事实,一切都被解放军全程目睹

古事寻踪记
2025-11-02 07:33:40
不结婚生理需求怎解决,张也吕继宏不领证,却比很多夫妻还默契,

不结婚生理需求怎解决,张也吕继宏不领证,却比很多夫妻还默契,

小张帅
2025-11-02 11:39:47
处决吴石,是蒋介石最后悔的决定,也是蒋家王朝走向没落的开始!

处决吴石,是蒋介石最后悔的决定,也是蒋家王朝走向没落的开始!

流云青史
2025-10-28 16:24:50
火箭该追莫兰特补强后场?美媒建议7换1方案:打造超豪华阵容冲冠

火箭该追莫兰特补强后场?美媒建议7换1方案:打造超豪华阵容冲冠

罗说NBA
2025-11-02 16:31:20
传数据巨头SAS中国全员裁员,或全面撤出中国市场

传数据巨头SAS中国全员裁员,或全面撤出中国市场

DoNews
2025-11-01 08:27:15
中缅边境通婚非常严重,为了能在中国定居,缅甸女孩也是太拼了!

中缅边境通婚非常严重,为了能在中国定居,缅甸女孩也是太拼了!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1-02 12:25:32
兰灵王堪称车模界美少妇天花板,175cm高挑,杏眼笑唇超标志!

兰灵王堪称车模界美少妇天花板,175cm高挑,杏眼笑唇超标志!

乡野小珥
2025-11-02 16:00:10
女子山中玩“野生蹦床”,事后得知是蛇窝?专业人士回应

女子山中玩“野生蹦床”,事后得知是蛇窝?专业人士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5-11-01 17:58:07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蒋介石唯独不敢动周恩来?如果动他:估计老蒋整个嫡系都得反!

品茗谈史论世事
2025-10-31 14:48:40
高三男孩喀纳斯湖失踪,母亲守岸7天后直言放弃,意外竟在此时发生

高三男孩喀纳斯湖失踪,母亲守岸7天后直言放弃,意外竟在此时发生

古怪奇谈录
2025-10-16 10:53:42
君合律师停车场被抓包!出轨乘务长致怀孕,反怼原配引全网怒议

君合律师停车场被抓包!出轨乘务长致怀孕,反怼原配引全网怒议

行者聊官
2025-11-01 10:45:08
1941年,孔令仪和胡宗南相亲,回家后便大骂:胡宗南混蛋

1941年,孔令仪和胡宗南相亲,回家后便大骂:胡宗南混蛋

大运河时空
2025-11-01 16:00:03
“绿帽合法,苦主活该”?前清华“姚班”高材生奇书,撕开现代婚姻遮羞布(6)

“绿帽合法,苦主活该”?前清华“姚班”高材生奇书,撕开现代婚姻遮羞布(6)

我读我在
2025-11-01 13:45:04
裁判偏袒利雅得胜利?马赫雷斯、内维斯等人嘲笑C罗的点球

裁判偏袒利雅得胜利?马赫雷斯、内维斯等人嘲笑C罗的点球

雷速体育
2025-11-02 08:44:13
如果你已经下定决心要炒一辈子股票

如果你已经下定决心要炒一辈子股票

悠闲葡萄
2025-10-10 08:52:34
古代帝王用活人陪葬,那活人在墓穴中能活多久?或许出乎你的意料

古代帝王用活人陪葬,那活人在墓穴中能活多久?或许出乎你的意料

扶苏聊历史
2025-10-30 14:44:09
“新疆棉”事件5年后,那个丑态百出的“反华妖女”,如今怎样了

“新疆棉”事件5年后,那个丑态百出的“反华妖女”,如今怎样了

博览历史
2025-09-10 20:25:07
楼市转向:资源撤离学区房,老破小将步农村自建房后尘?

楼市转向:资源撤离学区房,老破小将步农村自建房后尘?

流苏晚晴
2025-11-02 16:29:42
岳母让我辞职伺候岳父,她闹到公司,同事:你不伺候,却欺负女婿

岳母让我辞职伺候岳父,她闹到公司,同事:你不伺候,却欺负女婿

小秋情感说
2025-11-02 14:04:51
2025-11-02 17:23:00
宝库
宝库
这里有你要的宝库
156文章数 7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小区因千万接口费欠款致600户居民3年未供暖 多方回应

头条要闻

小区因千万接口费欠款致600户居民3年未供暖 多方回应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推广|| 每天都在穿!这件外套,轻松搞定秋冬所有搭配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亲子要闻

好奇少年儿童百科,有意思的百科全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