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英国广播公司(BBC)去年12月在新疆采访时,通过剪辑和嫁接方式刻意歪曲事实、抹黑中国,而在“假新闻”被《中国日报》戳穿后,BBC的回应又引来网友群嘲。
可偏偏BBC“挑事之心不死”,这家媒体的记者又跑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采访,拿近期“外媒质疑中国科兴疫苗效果”这一消息作为“切入点”采访当地医生,询问他们是否会对中国疫苗产生疑虑。然而,得到的结果却是否定的——“不会”。
采访中,受访医生还强调,科兴疫苗在土耳其的临床试验中,有效率高达九成以上。而近期,已有多国国家元首率先接种了这款中国的新冠疫苗,其中就包括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BBC中文网YouTube账号截图
1月15日,BBC中文网在网站上发布了一则视频采访报道。视频中,BBC记者前往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探访和了解当地的新冠疫苗接种情况。
视频一开始,BBC的旁白解说词就进行了一番“渲染”,称送达伊斯坦布尔一家医院的新冠疫苗如同“宝物”一般,而这一瓶瓶疫苗并不是西方国家制造的,而是来自中国的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inovac)。
随后,视频采访切入正题,BBC提到近期有一些外媒质疑中国科兴疫苗的效果。BBC记者还找到了一位当地大型医院的负责人,他是土耳其的首批新冠疫苗接种者。
BBC记者向这位名叫默罕默德·埃明·卡尔坎的医生发问,他是否会为中国疫苗的实际效果感到担心。
“不会(担心)。他说。”(No.He said.)最终,BBC记者在视频中透露,她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这位土耳其医生更是强调,自己国家的临床试验很透明,试验是基于科学研究作出的,并且数据精准,中国科兴公司的这款新冠疫苗,有效率在土耳其的试验中高达90%以上。很显然,这位医生对本国的数据充满信心。
事实上,在近期有外媒质疑中国科兴疫苗效果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曾在1月1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作出过回应。
他表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疫苗研发企业严格根据科学规律和监管要求,全力以赴推进新冠疫苗研发工作,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中方一贯高度重视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记者所提到的具体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应向相关企业和专家询问。
在同一天下午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卫东向记者介绍称,该公司新冠疫苗在多国的主要研究数据已陆续得出。首先是土耳其的中期分析,保护率能达到91.25%。在印尼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保护率是65.3%。
去年12月24日,土耳其卫生部长科贾(Fahrettin Koca)也曾同样透露,在该国的临床试验中,初步数据显示中国疫苗的有效性为91.25%。科贾还宣布自己将与医护人员一道,成为首批疫苗的接种者。
尹卫东还称,在巴西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则有这样几个数字,首先是疫苗对重症和住院的保护率达到百分之百,对于就医的保护率,这些志愿者得病之后要去医院看病的保护率达到了78%。对于高危人群医护人员的保护率,总体上也达到50.3%。
很显然,BBC这则采访中所提及的数据并不全面,又是其惯常的操作手法。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已有多国国家元首公开接种了新冠疫苗,希望借此提高民众对于接种疫苗的信心,而他们接种的均是科兴疫苗。当地时间1月14日晚间,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安卡拉城市医院接种了科兴疫苗,这是继13日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之后,又一位接种该款中国新冠疫苗的国家元首。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接种中国科兴疫苗 图自央视
而除了在自己的网站上,BBC中文网还在其YouTube账号上发布了同一段视频,然而评论区的回复遭到了网民的不满。
有人就提到了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刚刚接种科兴疫苗。
有人则开启了“反讽模式”,大赞BBC中文网的这则“客观报道”。
有网民则指出,西方媒体对科兴疫苗在多国的高有效率视而不见,唯独盯着巴西,真的很无聊。
还有网民提到,近期在挪威发生了二十多位老人接种其他疫苗后死亡的事件,为何不见BBC报道?
就在1月15日晚间,《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微博上发文,同样提及了发生在挪威的这起疫苗事件,以及美英等西方媒体态度。
截图自新浪微博@胡锡进
胡锡进表示,挪威23名老人在注射辉瑞疫苗后死亡,其中13人的死亡原因已有官方评估,被认为是注射疫苗的副作用所致。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英文主流媒体像商量好了一样都未在第一时间报道此事,美英等大媒体机构显然在故意淡化上述死亡事故。
他还表示,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那些西方大媒体都会在第一时间积极炒作中国疫苗的任何不利信息,努力放大它们对公众心理的影响。他直言,西方媒在疫苗问题上粗暴的双重标准以及这种双标背后的不健康心理,背后有一个事实,那就是美英主流媒体的对华心理已高度地缘政治化,双标对它们来说不仅是允许的,而且已成为一种政治正确。
相关推荐
环球时报:辉瑞疫苗致挪威多人死亡,美媒的表现有意思
美英主流媒体的对华心理已经高度地缘政治化,双标对它们来说不仅是允许的,而且已经成为政治正确的。
挪威23名老人在注射辉瑞疫苗后死亡,其中13人的死亡原因已有官方评估,被认为是注射疫苗的副作用所致。挪威是北欧很小的国家,目前只有2.5万人注射了辉瑞疫苗,23人死亡是个很大的数字。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英文主流媒体像商量好了一样都未在第一时间报道此事,美英等大媒体机构显然在故意淡化上述死亡事故。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那些西方大媒体都会在第一时间积极炒作中国疫苗的任何不利信息,努力放大它们对公众心理的影响。比如中国科兴疫苗在巴西的数据低于预期,被报得在西方媒体上到处都是。之前一名巴西参与试验的志愿者死亡,也立刻成为西媒中的大事。而后来证明那起死亡与注射疫苗无关,西媒的报道兴趣就低多了。
新冠疫苗是严肃的科学问题,当前疫情极其危急,有更多疫苗投入对抗新冠病毒的战斗系关全人类根本利益。但是美英等主流媒体带头给疫苗贴隐形地缘政治标签,把政治立场当成胡椒面撒到相关报道上,通过他们的宣传实力抬辉瑞疫苗,打击中国产疫苗。
拜登接种辉瑞疫苗
其实,所有新冠疫苗的研发都比较仓促,它们按理说应经过更多的试验样本检验和更长时间的临床验证,再全面推向市场。但是时间不等人,疫情不等人,它们被以比正常快得多的速度推向抗疫一线。
如果一定要比,中国推出的灭活疫苗在安全性上肯定比辉瑞的mRNA疫苗更有基础。因为灭活疫苗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经过几十年的临床检验,而辉瑞疫苗使用的mRNA技术系首次被应用在疫苗上,这次大规模推广接种该疫苗实际是在人类大范围内的持续试验过程。
我们相信,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现在也没有更好选择,大规模接种辉瑞疫苗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即使这当中有一些风险,他们也宁愿承受,只要能起到挽救多数人生命的效果,他们就会实际上接受这样的利弊关系。美英等西方主流媒体对挪威23名接种者死亡在第一时间视而不见,可以视为他们这种“大局观”的一部分。
我们要指出的是那些西媒在疫苗问题上粗暴的双重标准以及这种双标背后的不健康心理,尤其要摊开一个事实,那就是美英主流媒体的对华心理已经高度地缘政治化,双标对它们来说不仅是允许的,而且已经成为政治正确的。它们在涉及对华竞争问题上已经全无客观可言,为打击中国它们可以不顾一切。
辉瑞疫苗(网络配图)
在新冠疫苗问题上,中国社会和中国政府都把科学性、客观性放在首位。中国疫苗数据不足时,就是不足,上市了,但是“附条件”的,优先给18岁至59岁的高暴露人群打,老年人先缓一缓。没有任何中国高级官员出来为本国疫苗公开站台,对中国疫苗的好话基本都来自国外,已有多名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基于本国对中国疫苗三期临床试验的数据带头注射。
但是辉瑞疫苗受到美国行政当局和资本的强力推动,不仅该疫苗的潜在风险被西方舆论刻意淡化了,而且那些舆论还制造了一种印象,仿佛首次使用mRNA的辉瑞疫苗比使用传统技术的中国疫苗更加安全。
令人遗憾的是,华盛顿推动了美中对抗,形成了美国和主要盟友舆论围绕这一对抗搞出的意识形态大是大非。哪里还有什么道理?打压中国就是对的,为中国说公道话就不行。这种态度已经延伸到原本应远离政治的严肃科学和人道主义领域。
中国人愿意不愿意,都需面对这一越来越严酷的意识形态对抗,捍卫中国的国家利益、在重要博弈中支持我们自己的国家,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做出的选择。美国及盟友的舆论力量为削弱中国的竞争力已全然不顾行业操守,它们的对华态度只剩下地缘政治逻辑。那么好吧,我们不会在它们的攻击面前退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