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孤烟
1949年4月初,第四野战军在北平召开师以上干部会议,集中传达上级关于大军南下的指示精神。一天下午,42军军长吴瑞林、政委刘兴元接到通知,让他们到四野政委罗荣桓跟前去一趟,受领新的作战任务。
42军的任务是攻打安阳和新乡,这是蒋军在北方最后两个固守的据点。42军是全军最年轻的部队,虽说参加了辽沈、平津两大战役,但基本都是在打下手。四野首长觉得这个“扫尾巴”的任务不算十分艰巨,不如就让42军练练手。
四野参谋长刘亚楼递给吴瑞林一份3页纸的材料,说这是从聂荣臻司令员那里要来的有关安阳和新乡敌军的情报,目前能找到的资料总共就这么多了。罗荣桓一再交代,万万不可轻敌,强调安阳、新乡的守军都是土匪、特务、恶霸、还乡团,这种敌人看上去不如正规军训练有素,但最为顽固,其实是很难打的。
吴瑞林中将
吴瑞林仔细看了手中的材料,只能从中得知敌人数量不少、工事坚固、抵抗顽固,可究竟工事有多坚固、敌人顽强到什么程度,光凭3页纸的情报是没法了解的。
刘亚楼出了个点子:朱老总对这一带的情况很熟悉,不妨让罗政委给老总通个电话,请示一下可否让老总给介绍情况。罗荣桓马上给朱老总打了电话,老总一听,欣然同意,让吴瑞林明天早上到他在西山的住处去面谈。
第二天一早,吴瑞林赶到了朱老总的住处,老总把他拉到地图跟前讲述安阳的敌情。老总对安阳守军的情况清清楚楚,连土匪头子姓啥叫啥都说得出来。说完了安阳的情况后,老总特意问吴瑞林:你们有多少炮弹,带了多少斤炸药?
朱总司令
吴瑞林回答,42军下辖1个炮兵团,有52门野榴弹炮,各师炮兵营各有战防炮36门,各种炮弹2700余发,炸药带了2500公斤。
总司令说:“炮弹少了,要有五、六千发才好。炸药也少了,要带几万公斤。榴弹炮也少了,再调一个榴弹炮团给你们。”
和罗荣桓一样,总司令也对吴瑞林反复叮嘱“千万不要轻敌”,甚至说这一仗“不比辽沈、平津轻松”。不过,老总对42军还是信任的,并断定只要攻下安阳,新乡的守军必然会投降。
打个小小的安阳,在许多人看来是手到擒来的事,为何从朱老总到罗政委都如此重视呢?除了对42军的攻坚能力有些担心外,守军的实力不容小觑也是重要原因。
驻守安阳的蒋军部队,属于西北军系统的庞炳勋部,抗战时期打过台儿庄会战,后来当过伪军,抗战胜利后又重新成为蒋军,收编了几十股来路不明的土匪,成分复杂,战斗力不好估计。当初日本人占领安阳后在城墙上下修了无数的明碉暗堡,还把彰河水引来当护城河。刘亚楼认为,安阳城防工事之完备,不亚于四野部队以往打过的任何一座城市。
吴瑞林回去以后立即组织备战,让部队把在辽沈、平津战役中缴获的弹药全都带上,足足带了7万斤炸药、6000发炮弹。
尽管朱老总千叮咛万嘱咐不可轻敌,吴瑞林也丝毫不敢怠慢,可42军的参战官兵还是轻敌了,加上作战经验和战斗技能确实不足,仗从一开始就打得很不好。
124师奉命远距离奔袭,歼灭广益纱厂、高楼庄等处之敌,结果打成了一团乱仗,部队损失不小。
高楼庄由敌一个营把守,是安阳外围主要据点之一。371团1营明明知道外壕无法通过,竟然不管不顾,盲目地向里猛插,以至于进至外壕后进退两难。当他们发现一股敌人向另一方向溃逃时,居然放弃了原来的任务,派一个连去追,结果因地形不熟而追错了方向,被敌人打了回来。敌军集中三处兵力反击,1营瞬间伤亡100多人。
眼见1营失利,团首长急得火烧火燎,下令2、3两个营再次发起攻击,仓促上阵的他们伤亡了200余人也打不进去。第二天傍晚,371团再次发起攻击,前一天的失利教训半点也没吸收,又遭严重损失,伤亡近300人。直到9天之后,371团第三次向高楼庄发起攻击,总算是攻下了这个小小的村子。
一个团打一个营,足足打了十几天才解决战斗,而且付出了伤亡人数超过1个营的巨大代价,这样的“胜利”实在不光彩。
5月5日,总攻安阳的战斗打响。上级专门把38军炮兵团调来助战,一顿炮火准备之后,安阳外城硝烟弥漫、一片火海。
124师又犯了严重错误,以为身后有几十门大炮就足以轰开城墙,结果事先根本没有按照军里的部署实施坑道爆破,结果导致尖刀连遭到守军城墙上下各处火力点的猛烈扫射而几乎全部伤亡。
5月6日凌晨1时,42军再次发起总攻,125师炸开城墙突入城内,而124师却迟迟炸不开突破口,只能爬梯子登城。激战至8时,战斗终于结束,42军经20天激战攻克安阳,俘虏敌中将指挥赵质宸以下1.2万余人。果然不出朱总司令所料,安阳攻克之后,新乡守敌两万多人马上投降。
在整个安阳攻坚战中,42军伤亡团级干部2人,营级干部9人,连级干部23人,排级干部167人,班以下2025人,共计2278人,伤亡人数比在平津战役中还要多出500余人。这场战斗使42军暴露出了太多的问题,除了乐观轻敌,根本问题还是东北军区司令部所评价的“缺乏野战及攻坚锻炼,战术技术不够熟练”。
安阳战役是42军自成军以来第一次较大规模独立作战,仗打得算不上漂亮,要不是朱老总事先叮嘱要多带炸药和炮弹,还不知道要打成什么样子。如此看来,当时的42军在四野百万雄师中较弱,这是不得不承认的。
不过,42军因为承担了四野南下时的扫尾任务,因此留在了北方。在东北亚局势日趋紧张的时刻,该军因为是东北境内主要的野战部队,因此原本准备集体转业的他们,被紧急编入了东北边防军,并作为第一批志愿军部队入朝作战,在与现代化强敌的交战中脱胎换骨、百炼成钢,至今仍是我军劲旅。
试想,如果当初42军没有承担攻克安阳的任务,而是跟随四野大军南下的话,组建志愿军时肯定不会抽调他们北上参战。如此一来,
42军恐怕早在几十年前就被裁掉了,哪里还有今天的岭南雄师呢?
所以说,世上的事,总是福祸相依啊。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