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的育儿群有家长反映:孩子2岁多,原本很乖巧安静,近来却突然变得很“捣蛋”,喜欢把东西放在嘴里咬,到医院检查才发现与出牙无关,而是缺锌,难道孩子的变化与缺锌有关吗?
的确,许多父母只注重给孩子补充钙,却从未意识到缺锌也会让孩子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婴儿2岁以上,明显已经过了口欲期,如果突然喜欢乱咬东西,多数情况下,这与婴儿的口腔问题或心理问题无关,而是体内锌的严重缺乏特有的表现。
如果儿童在体内严重缺锌,身体通常会发出以下6种信号:
一是饮食不正常。
许多宝宝挑食,但遇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还是很有食欲的,但缺锌的宝宝无论面对多么诱人的食物,总是胃口不佳,每次吃饭时间特别长,还吃得少,有明显厌食表现。
二是健康问题。
锌基是促进免疫细胞发育的重要元素,因此缺锌宝宝的免疫力较低,不但自己容易生病,而且也容易传染,即使父母保护得好,还是经常感冒发烧,体质变得很差。
三是行为反常。
锌的缺乏会使婴儿出现一些行为异常,如:手和脚的小动作,经常用力眨眼,注意力难以集中,反应迟钝等。
四是发育不良。
缺少锌会影响婴儿的发育,如果婴儿长时间缺锌不能得到补充,那么个子就不容易有变化,身材也会越来越瘦,发育也跟不上同龄人。
五、视力下降。
一般情况下,婴儿在6岁之前,视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好,即使没有明显的提升,也不会出现“倒退”。假如父母发现婴儿看不清东西,甚至在小的时候就会戴上眼镜,那么就要警惕孩子是否缺锌。
六、皮肤问题
锌参与了皮肤和粘膜细胞的合成,如果婴儿体内缺锌,那么婴儿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皮肤问题,如反复发生口腔溃疡,长时间湿疹,皮肤敏感泛红脱皮等。有些小孩指甲周围会有明显的倒刺,甚至会伤到指甲,指甲盖上会出现白斑。
婴儿吃的并不差,为什么还要缺锌呢?父母该如何给孩子补充营养?
许多父母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宝宝吃得也不差,就不会缺锌,乍一听似乎很合理,但仔细分析才发现挺荒唐的。
饮食合理并不代表饮食正确。如不少宝妈早前就为宝宝断奶,选择非常昂贵的奶粉喂宝宝,这无疑是要交“智商税”的,因为母乳营养最适合宝宝的体质,既丰富又好吸收,奶粉无法取代,许多早前断奶的宝宝,容易出现“锌不足”的情况,与之俱来的是钙、铁缺乏。
因此有经验的父母一定要坚持给宝宝喂奶,有的甚至会喂奶到2岁,在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隔了一段时间,把一些奶酪和甘草加入辅食中,弥补米糊中锌元素的不足,同时加强钙、铁、维生素等营养。另外,也可以在宝宝的辅食众多准备一些牡蛎,瘦肉,鲜虾和动物肝,这些都是矿物质的重要营养来源。
每一个孩子的体质不同,成长过程也有差异,还是需要父母多加关注,早发现、早改善,对于宝宝生命中的“小动作”,不要忽视,多掌握一些育儿保健知识,为宝宝的生长和发育做好准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