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日的消息,Intel首席执行官鲍勃·斯旺(Bob Swan)正式离任,由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接任,出任Intel CEO一职。
Pat Gelsinge
Bob Swan是财务官出身,而Pat Gelsinger是技术出身,拥有40年行业经验,也曾经在Intel工作超过30年。Intel表示,公司处于技术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Pat的技术和工程专业知识,将有助Intel变革,巩固行业领先的地位。
Bob Swan
老话说的好,出了事总要有人来背锅,这锅Bob Swan是背了。
面对着竞争对手AMD的泰山压顶,Intel似乎无还手之力?14nm的工艺制程像枷锁一样,牢牢住了Intel的脖子。连2021年最新推出的11代酷睿处理器仍旧使用14nm+++++工艺。工艺的落后直接制约性能,功耗与发热也居高不上,加上价格无优势,被AMD压着打,那是必然的。
要命的是,Intel 10nm制程工艺要等到第12代酷睿才能见到。而AMD早就进入7nm时代,下一代锐龙将直接进入5nm工艺制程,那时Intel落后不是一星半点。这是换了CEO就能解决的问题吗?
有人说,Intel这几年节节败退,是因为AMD太厉害了。固然有AMD奋进的一面,但是Intel的失败,AMD只是顺势而为,有“时势造英雄”的成分。
这要说芯片制造领域说起。
Intel是属于IDM模式,简单的说,就是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生产,这种模式最大好处就是不受别人制约。但弊端也很明显,资金投入巨大,很容易瞻前顾后,停滞不前。
还有另外一种模式,就是Fabless模式,像苹果、高通、英伟达甚至华为,都是走这种路线,只负责顶层芯片设计,不自己生产制造,直接通过代工的模式。
AMD以前也是走IDM模式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AMD一直被Intel吊打,正是因为AMD晶圆制造工艺的落后,导致CPU发热严重,功耗居高不上等致命缺点。
在2008年AMD做了一个相当明智的决定 ,把自家最烧钱的晶圆厂给卖掉,正式转型Fabless模式。AMD当时正是濒临破产边缘,又遇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得已的自救,却给AMD赢得了新的生机。
反观Intel,利用超9成以上桌面处理器的占有率,规模经济优势,强势投入晶圆厂,打败RISC及其他的主要竞争对手。从2011年Intel 公布资料看,自家的晶圆制程领先了对手几年水平,而这样的技术红利,只能Intel处理器能够享受到。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智能手机强势崛起,看似两个不太会直接碰撞的行业,却让Intel走向低谷。苹果、高通、华为、英伟达海量订单,直接扶持台积电及三星。有人,有钱,有技术,有规模,Intel的晶圆制程输给台积电,也败给了三星。
恰恰,AMD锐龙处理器全部交给台积电来代工,所以说AMD的成功,台积电绝对是最佳辅助。
现在有很消息传出,Intel也将找台积电代工。同时着力于ARM架构处理器的开发,虽然曾经失败过,但是Intel的转型势在必行,毕竟未来是移动互联的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