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条创意广告火了起来。
全棉时代也直接因为这条广告成功被骂上热搜。
不仅如此,更是被中国妇女报点名批评。
表姐看了这条广告后,创意方面是没看出来,不过在羞辱女性方面这条广告可以说到处都是雷点。
简而言之:以羞辱女性的恶俗表演赚取女性消费者的钱财。
而全棉时代的道歉回应更是可以用三个字简述:
不要脸!
所谓的创意广告
这则全棉时代的广告采取了反转手法:
深夜一位妙龄少女独自走在街上因陌生人的尾随而感到惶恐不安时,女孩灵机一动用包中的卸妆巾迅速卸妆变成“丑女”,以丑陋的相貌,邋遢的造型成功吓退歹徒。
这一回头不但吓退了歹徒,连网友们也在弹幕上惊呼:我呕吐了!
广告的标题叫做《防身术》,
但整篇广告中不但没有任何防身术的教学和实用内容,
反而突出的是女子卸妆后吓退歹徒,称赞此卸妆巾一“布”到位。
这则广告涵盖了两个雷点:
第一,女孩的美貌都是靠化妆
第二,女性被性骚扰是因为打扮的漂亮。
所以,漂亮的女孩会在深夜被尾随,而不那么美貌的女孩就会很安全?
只要被尾随被猥亵,就是因为漂亮女孩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出门了?
万恶的受害者有罪论再一次登场,而且还在广告里和丑化女性的桥段搭配在一起。
穿的保守普通就会逃避性骚扰吗?
比利时的主题展览——被性侵时你穿了什么。
18个受害者的衣服分别为运动装,衬衫,工装,牛仔裤。
这些普通的衣物跟性感,欲望根本丝毫不沾边。
但是他们并不安全。
因为在罪犯眼里,女性本身就是勾引他们犯罪的工具而已。他们犯罪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心中的欲念与恶。
用痛点做营销
很多男生无法理解女孩为什么要花大量时间去化妆,也可以不理解女孩想要化妆变美的执着。
而全棉时代的第二个雷点:调侃女性容貌。
一部分网友发言:
女性妆前妆后差距太大 这很真实
有什么好喷的,女的真这样
没毛病
这话一看还挺有道理,但是真的如此吗?
有的女孩化妆前后确实有很大区别,但是视频里直接用男人来替代女孩,难道就因为化妆前后有区别就说人家卸妆后是个男人吗?
如果一个男孩精致打扮后气质焕发,结果出门就被说成卸妆后一定是个娘炮,男孩能接受吗?
退一步讲,化妆只是一种手段。
人都有自尊与自信被满足的快感,而这个世界上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天生丽质。
根据南方周末和新氧APP的调查:
化妆,是女性提升自信的第一大法宝。
而成为法宝的背后,是容貌焦虑下女性的极度自卑。
每5位中国女性中,有2位在低估自己的自信。
皮肤暗沉,毛孔粗大,腿不够长,腰不够细,身材比例不够好。那些明明已经可以成为漂亮的女孩背地里不敢摄入过多糖分,不敢放松皮肤和身材管理。
甚至觉得自己“有缺点”进而觉得自己不够完美想去整容。
而现实中也着实存在着许多化妆前后差距很大令人惊讶的案例。
但是真的没有必要对此冷嘲热讽。
女孩们化妆不是爱慕虚荣的代名词,更不是为了故意走到大街上被罪犯尾随增加猥亵的机会。而是通过化妆让自己看起来呈现出最好的状态,焕发从内心而来的自信与魅力。
化妆代表着对美对更好的追求。
女性卸妆后也有着素颜的美感,而将女性卸妆前后天差地别的刻板印象融入进广告中进行渲染无异于加深这一错误的导向。
而全棉时代最让人吐槽的是作为一家服务女性的品牌方,用女性的痛点来做营销。
女生全程被尾随,在无法逃脱的情况下仅仅使用卸妆巾就转危为安,成功脱险。
但是如果是在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够逃离魔爪?
用强奸未遂做噱头加上对女性化妆的刻板印象的渲染成就了官方口中的“创意‘’
《中国妇女报》就此事发表评论表示,”如此严重恶性的事件关系到女性安全,但商家却以所谓的‘创意’花言巧语,美化犯罪分子、并且丑化受害者,充满偏见、恶意和无知。妇女不是消费者,不是消费品。侮辱女性的‘恶意’广告难免受到舆论的批评。
广告须有底线
面对铺天盖地的舆论压力,全棉时代选择了道歉。
但是道歉的措辞与态度着实令人无法接受。
先是坚持说这是创意,随后的道歉信中满篇都是企业如何成长的赞颂词。
“我们提升了女性朋友的体验感和安全感”
“我们填补了市场空白”
“我们热衷于公益事业”
网友的总结简单精辟:我是错了 但是我很棒!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
这没什么,这就是现实,怎么还不让社会说实话了吗?
不过是开个玩笑,玩笑都开不起吗?
广告作为具备被大众广泛传播的载体就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全棉时代的创意包含了对女性化妆的偏见与嘲讽,美化犯罪的恶俗桥段,同时也加深了两性的扭曲关系。
怎么卸妆之后就变成男性了?意思是男性更丑?
许多男生也纷纷发言:
作为一名男性,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尾随女性,并且因为女性的容貌而去嘲笑她,抨击她的自尊心。
我们男生并不是都会对女孩开这种过度的容貌玩笑。我们在精心打扮时期待的也是别人对我们的欣赏,而不是对我们的嘲讽。
其实类似全棉时代不尊重女性的广告也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杰士邦的广告文案——一个女生有没有嫁给幸福?
以漫画的形式展现了女性结婚五年的私密部位变化。从紧致到宽松,来隐喻女性的婚姻成果。
隔着屏幕,很多网友都感受到了不舒适的感觉。
但是仍有人发言:不过是现实,不过是玩笑罢了!
当过分的玩笑让人感受不舒服时就不再是简单的一句玩笑话。
当分不清尺度的玩笑包装成所谓的创意就会演变成获取流量的恶俗手段。
而宣传不一定就要靠玩梗才能爆火,营销手法有很多,真正的引以共鸣才能历久旎新。
而采用低端的恶俗方式无异于自毁前程。
作为企业,在问题发生后避重就轻,顺水推舟的做法,更是对消费者的二次伤害。
这种欲扬先抑的凡尔赛式道歉信彻底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好感。
而网友们也给了全棉时代一个简短的介绍:
恶臭的广告,无下限的营销,自作聪明的道歉!
这则广告的导向以女性被跟踪时的恐惧为卖点,隐含着“你被跟踪是因为你长得好看,长得丑的人并不会被性侵”的潜台词。
一个为女性服务的品牌却在事关女性安全如此严肃的事件中,仍然传递着从受害者身上找原因的错误导向。
表面上是在用女性的痛点进行营销,本质上却是在利用扭曲的两性关系中的偏见引发“黑红”式的营销。
对于商家和企业来说,真正的宣传应该契合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而不是用奇葩的宣传策略和没有下限的创意增加曝光。
广告不能无底线!
对此你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