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3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4例(上海8例,广东3例,北京1例,河南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124例(河北81例,黑龙江43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河北);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6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895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84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确诊病例446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181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月13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885例(其中重症病例2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2324例,累计死亡病例4635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7844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931438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0963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8例(境外输入3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0例(无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5例(境外输入7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599例(境外输入252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0273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9385例(出院8584例,死亡161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842例(出院731例,死亡7例)。
冬春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期。近日,国内多地区出现散发病例。这再次提醒我们,防输入、防扩散还不能放松。
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那么,你身边的人都戴了吗?他们会正确佩戴吗?
前日,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取了几个交通场站和商超综合体进行了现场观察。
5650位市民中佩戴口罩的占95.6%,
这些场所易放松警惕!
现场共记录观察了市民5650人,未佩戴口罩的合计246人,占总人数的4.4%。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226例未佩戴口罩的情况发生在商超综合体。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发现一些市民在进入商场、超市后,又将口罩取了下来。
杭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佩戴口罩不仅可以降低飞沫量和喷射速度,还可以阻挡含病毒的飞沫核,防止佩戴者吸入,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也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重要举措。请广大市民一定要合理选择口罩,外出时科学佩戴。
佩戴者中有约6%为无效佩戴,这两个动作最常见!
在5404名佩戴者中,观察员发现其中312人佩戴方法不正确。其中最常见的是:
1、鼻子外露。
2、口鼻均外露或把口罩拉在下巴处。
在生活中,其实还有不少市民虽佩戴口罩但未做好气密性检查,这样也会影响防护效果。
杭州市疾控中心专家指出: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既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在戴完口罩后,市民可用嘴吹吸几次,确保密闭效果;若戴眼镜的市民发现眼镜起雾了,则表示佩戴不到位。
仅戴口罩不足以保护你
石家庄这轮疫情中,首例确诊患者系藁城区增村镇小果庄村一名61岁的女子王英(化名),她曾于2020年12月28日乘坐本村包用车辆到附近饭店参加婚礼,于1月2日确诊,目前在石家庄第五医院隔离治疗。
参加婚礼当天戴了口罩
1月6日,王英告诉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参加婚礼当天自己戴了口罩,“平时在村里活动我也是戴口罩的,因为冬天很冷,我怕冻鼻子就一直戴口罩。”
1月1日晚上,王英身体开始出现不适,但当晚没有去看医生,结果1月2日凌晨就发烧了,被家人送到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随后确诊,目前在隔离治疗中。
世卫组织提醒:仅仅佩戴口罩不足以遏制病毒
有人可能会觉得匪夷所思,为什么天天戴口罩,怎么还能被感染呢?
如果佩戴口罩,你必须同时采取其他防护措施,包括勤洗手、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等等。
首先,仅戴口罩,却没有做到经常洗手或者用没洗过的手摸脸的话,你仍然有被病毒传染的风险。
其次,如果戴了口罩却摘下口罩随地吐痰,戴了口罩但是打喷嚏或咳嗽时摘了下来,或者没有洗手就触碰孩子的口罩、脸或者头发的话,你甚至可能成为病毒的传播者。
第三,如果戴了口罩但没有正确地戴上或者取下,你仍然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
警惕零星“火苗”防范传播风险
提醒所有人:
务必一如既往做好疫情防控措施
减少不必要的聚集!
个人防护不能大意!
9大防护要点要牢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