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则新闻刷屏了朋友圈,南京郑和外国语学校的徐银丽老师,火了!
事情是这样的……
2019年初的一个冬日雨夜,徐老师和爱人在驾车回家路上,发现了全身多处骨折,摔在马路上一动不能动的刘师傅。她立即停车对刘师傅进行救助,并叫来救护车把刘师傅送到医院。次日,不放心刘师傅的伤情,她又赶到医院看望,了解到动手术需要钱后,立即拿出3千元垫付医疗费用,并为刘师傅跑前跑后。安排妥当后,她悄然离去,没留下地址姓名。
两年后,刘师傅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救命恩人徐老师,特意到学校表达感谢。对此,徐老师却说:“我是2017年来南京的,在南京,在我工作的郑和外校我遇到了许多‘贵人’,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一路顺利,我感恩他们,救人不算什么,我给自己竖个大拇指就够。”
今天,南京中小学资讯记者来到郑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见到了温和可亲的徐银丽老师。
刚见面,徐老师显得有点拘谨和不好意思,采访过程中提到了她的学生时,她不经意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徐老师是郑外小学部的英语教研组长,3年前从南通一所公办小学来到南京任教。
徐老师和大家谈到:这两天有人说我火了,我觉得不是对我个人来说火了,而是大家听到这样的正能量来关注这件事。作为老师我能影响身边的人就够了,尤其是我们班和学校的小朋友们,希望将来他们长大成人了听说老师的这段故事,在社会上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们也会义不容辞的做正确的事情。
孩子们眼中的徐老师
在班里的孩子眼里,徐老师是特别温柔的老师,还会用很有意思的方法去教他们词汇组。
四4班的毛一然小朋友说:“有次我作业没写,徐老师没有批评我,而是说没关系,明天你把它补上再给我看一眼。”
小编想说,这孩子也太耿直实诚了,希望他的爸爸妈妈看到了请自动忽略偶尔作业没写的事。在徐老师眼里,班里的孩子们都是最可爱最优秀的!
南京中小学资讯记者 拍摄于郑外小课间
学校老师眼中的徐老师
郑外小李海燕校长说道:“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我们开始也很意外也很突然,因为这两年她从没提起过。但是回头想想也是必然,徐老师平时就是一个特别乐于助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
徐老师曾经是南通一所公办小学里的编制教师,2017年来到南京成为郑和外小的一名英语老师,在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眼里她非常优秀。作为英语组教研组长的她肩上的责任更大:跨4个年级带5个班的英语教学,一周17节英语课,每周奔波在郑外小的新老两个校区。刚建校的时候,学校人手紧缺,徐老师不仅担任英语老师,还承担了学校的人力资源工作。
徐老师的孩子在学校上一年级,经常其他孩子们放学了,她的孩子经常留在学校等她下班。去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前,有一次她备课到深夜11点,直到她爱人来学校接她,结果呢,她让爱人留下来当学生,她来讲课。那天太晚他们夫妻俩没回家,就住在了学校附近的酒店,第二天一早徐老师又早早来学校。
徐老师在学校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多次获一等奖,在秦淮区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二等奖,2019年被评为“秦淮区优秀德育工作者”,2020年被评为“秦淮区优秀共产党员”。
一个人 温暖一座城
一个行动 照亮孩子的心灵
一段故事 激励教育人的成长
南京中小学资讯记者 拍摄于郑外小
近日,秦淮区举办的2020年“感动秦淮教育人物”评选,徐老师也是22位候选人之一。大家可以在“秦淮发布”或扫下方二维码回复【投票】,为徐老师以及另外21位可亲可敬的老师们投票。
在南京,像徐银丽这样甘于奉献、师德高尚、追求卓越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
近年来,就涌现出兰全翠、吴在刘、江敏等一批师德典型。他们对教育有着深厚的情怀,怀揣着教育的初心与梦想,在南京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与汗水。
尤其是在2020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全体南京教育人坚持停课不停教、上好线上课,适时按需开展送教上门、送温暖到家,建立了良性的师生互动,构建了新型的家校合作,展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体现了高度的职业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德师风的新时代内涵。
师德师风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市教育局自2018年起,在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师德建设年”工作。三年来,全市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明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得到了有效落实。2019年11月,教育部调研南京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落实情况,高度肯定了南京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成绩,认为南京的师德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