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10天,河北已经超过300人确诊,还有200多个无症状感染者。
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已涉及省外多地。
如果说,看北京确诊患者流调报告让人心酸。
那么看河北确诊患者的活动轨迹,社长是真的想哭了。
1月12日,河北固安县公布一确诊病例周某,是北京西城区某公司职员。
她每天在河北和北京之间往返。
早上6:40从固安出发,把车开到新宫地铁站,然后坐地铁4号线到宣武门站,步行去公司。
18:40下班返回固安。
单程通勤时间至少2小时。
去年8月,燕郊也披露过一个确诊密接者的行动轨迹。
他早上6点半准时挤上814路公交去北京上班,下班回到家里已经过了0点。
这么算起来,他每天最多睡6个小时。
那些住在廊坊、燕郊的北漂,他们带着梦想挤进了北京,身体却不得不留在河北。
挤地铁上班的北漂 图/网络
12日下午,河北宣布石家庄、邢台、廊坊全域实行封闭管理。
“禁止进京”四个字,直接切断了几十万北漂的工作和生活。
这次疫情意外暴露了一个残酷真相:
北漂的北,已经到了河北。
但河北,却永远只能是河北。
河北疫情严重
最惨的是北漂
自固安县发现一例本土确诊病例后,廊坊市发布通知,决定自即日(1月12日)起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并实施居家7天隔离观察。
固安全县客货运全部停运。
“非必要,不出行,非必须,不进北京。”
燕郊的情况也差不多。
北京公交集团12日微博发布,北京至三河、燕郊、大厂、香河等北三县地区的公交线路均受到影响。
这条通知,距环京通勤人员持“居住证明、在京工作证明、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三证”进京政策实施,才过去24小时。
很多人刚把“三证”办好,结果就不让进京了。
尤其是那些,12号早上出门还好好的,到下班时间居住地就封城了的人。
小编不知道这么冷的天,他们能不能顺利回家。
河北疫情影响的不仅仅是河北,还有环京北漂。
从家到公司,他们上下班最近的20多公里,最远的70公里。
由于疫情管控,进京的路一度变得拥挤。
去年上半年疫情的时候,路上排队就至少两个小时。
当时燕郊不少社区甚至建议上班族在公司食宿,否则进北京隔离14天,回燕郊隔离14天,一个月也就不用上班了。
最近管控又开始严格起来。
公交挤不上去,私家车堵死,检查站人群拥挤…
有的人早上出门,下午才到公司。
1月12号之后,最好的情况估计就是居家办公了。
而确诊和密接者会有集中隔离观察期,不知道北京的工作会不会还等着他们。
在媒体报道中,住在燕郊的温先生是一个销售。
他负责的客户除了北京,还有内蒙古、河北、山西的。
河北疫情暴发之后就没法拜访客户,跟失去工作没什么两样。
河北固安排队等公交去北京上班的人 图/网络
有微博网友说:
“这次河北疫情就能看出来,如果你在北京上班,就踏踏实实在北京买房或租房。环北京不是北京,疫情当头没有什么商量可言。”
社长感觉这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
但凡有能力在北京租房甚至买房,谁不想住在上班近一点的地方?
10年前,北漂第一站还是朝阳区东部边缘,现在已经退到河北省了。
极端通勤五六个小时
跨省上班可以跨多远?
在京津冀,跨省通勤才是真正的极端。
从河北燕郊进入北京,只需跨过一条直线距离几百米的潮白河,但上班要花三四个小时。
每次在这种时候,北漂就真实地感受到:
“燕郊离北京再近也是河北。”
不管卖房人怎么忽悠,不管京津冀一体化如何表达,这里就是河北省一个小镇,仅此而已。
河北燕郊排队等公交去北京上班的人 图/中国日报社 王敬《跨省上班族》
燕郊位于环京地区知名的“北三县”。
北三县是河北省廊坊市所辖的三河、大厂、香河的“统称”。
这三个区域因距离北京近、房价远低于北京,成为“北漂”一族的置业圣地。
仅燕郊,就住了几十万北漂。
燕郊的早晨,是从天还蒙蒙亮的5点开始的。
开往国贸的814路公交,每天早上有上千人在公交站台,排队等着进城。
几百米的长队,从队尾到队首,最久需要40分钟。
为了让子女多睡会儿,有老人每天早晨5点起床来公交站排队。
孩子不用排队等车,能多睡半小时,在公交上有个座位,又能补几十分钟的觉。
814路进站后队伍乱了,经常起争执 图/中青报
同样令人心酸的地区还有廊坊。
住在廊坊的上班族,每天从廊坊到北京东四环上班,单程两个小时,经过两个进京检查站。
在两个检查站之间,能再睡40分钟。
北京有太多的年轻人,踩着晨曦出门,揣着月光到家。
如果考虑到996,属于自己的时间就更少了。
更可怕的是,燕郊和廊坊,还没到“双城生活”的极限。
在北京80%的极限通勤者中,有17%的人是住在河北8个区县和天津武清区。
每天坐高铁从天津,涿州,保定,沧州…去北京上班的人也很多。
看看早晚高峰期的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就知道了。
高房价、高房租已经让北漂觉得,跨省上班不再是个事儿。
坐完火车挤公交、挤地铁,然后迅速溜进写字楼,成为一个个格子间里的甲壳虫。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种折磨就像钝刀子割皮肉,每次都不会出血,但是缓慢抽掉人的所有精神和盼头。
也许很多人曾在某一个崩溃的瞬间,在摩肩接踵的地铁上,或者拼车进京的路上,忍不住问过自己一个问题:
每天拼命挤进北京,晚上又被踢出去,过着累到喘不过气的生活,究竟是为了什么?
心在一线,身在环一线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住在环北京会有一种很矛盾的心理。
总觉得自己还是在北京,但现实又一遍一遍提醒你已经到了河北。
大家无非是既想占着北京的机会和发展,又想低成本地安个家,只能被迫做了这个选择。
小编觉得,这大概跟临深和临沪是一样的感觉。
深漂排队进地铁 图/网络
来了深圳就是惠州人或东莞人。
坐高铁到深圳上班,来回三小时,可能比市内通勤时间还快。
但是看目前临深房价的走势,社长感觉,再过几年,惠州和东莞可能也高攀不起了。
在上海,也有6万职场人在过长三角“双城生活”。
白天在魔都,晚上高铁回苏州、杭州…
市内通勤也不轻松,平均也要一个小时。
住在川沙,工作在张江;
住在松江,工作在陆家嘴;
住在嘉定,工作在浦东…
这样的例子不要太多。
每天这样从市郊到市区,再从市区到市郊的奔忙者们从未停歇。
一线城市的“极端通勤达人”,也许一辈子都没有办法在这座承载自己梦想的城市扎根,但是他们依然奋力向前。
生活不易,但总要心怀希望。
就像睡在河北的北漂们,偶尔也会暗自期盼:
“说不定哪一天,燕郊、廊坊都划到北京了呢?”
你住北京,我在河北,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