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役军官管理暂行条例》及一系列辅助文件下发后,热议不断,目前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状态。别说校级以下军官,就是中层的团级干部、中职工程师,也人人拿自己的情况和政策进行比对参照。对自己有利的欢欣鼓舞并大声叫好,对自己不利的郁郁寡欢恨生不逢时。
网速小编以为,大可不必太着急下定论,让子弹再飞一会,肯定还会有后续补丁政策已经在路上。
1、简要说一下军衔制
A、少尉正排起步。最新的《现役军官管理暂行条例》明确军官职业起点一般从少尉军衔起步。以后军校毕业的本科生现役学员通通授予少尉军衔(正排3档待遇,2年后要晋升中尉)。
直招军官按照学历学位和大学层次(985、211)授予相应的军衔。
特招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军官,综合衡量其学历学位、工作经历、专业能力、大学质量,可授予中尉或者上尉军衔,清华北大的肯定高看一眼,高授一职。
B、军士(士官)服役满16年“士龄”可以逐月。但是当前达到这个条件至少要5级士官才能实现,而通常一个军级单位的5级士官也就3-5个编制。怎么办?
和军官一样,延长军衔的服役年限,三级士官和四级军士长各延长一年,从而达到四级军士长期满就够16年“士龄”“ 逐月”领取退役金。
那么今年年底服役期满的四级军士长能否赶上好政策?是否可以再多服役两年凑够16年?还是打折享受“逐月”待遇?(《兵役法》审议!逐月16年?退役金5000--6000)
坐等,后续!
相对于军官授军衔和晋升,当前基层官兵最关注的是转业复员,特别是军官复转工作马上全面展开,进退去留年年靠猜测的局面仍没有被打破。
最新的《条例》和《办法》对于军官复转工作有以下几条推测:
一是界定了最低门槛“6+3”。即干军龄必须满6年以上才可以申请转业,且任本一级军衔必须满3年才能达到最低门槛,军改期间,军校刚毕业就转业到地方当公务员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已经转业的也不会叫回来继续服役。
二是与现役贡献进行挂钩。服役期间,本军衔级别内两次年度评定“不称职”的,可以安排强制退役(如果想转业,故意不合格是不是可以提前走?估计不会让你这么轻松)。
三是转业时年龄估计最低仍在30至35岁。门槛虽然比以前相对低了一些,但是干满6年,也得近28周岁,小30岁了。加上转业名额的数量有限,30岁之前能走的毕竟还是少数。如果按照复员退役又有些吃亏,分析大部分基层官兵还是得靠到35岁才能回地方,而且军衔制为了转业,级别也不敢晋升,正连级转业回地方套任一级科员的情形最多。
四是干龄16年的“逐月”条件。16年干龄(如果是士官考军校的,士官军龄也参照干龄),“逐月”其实是自主择业的2.0版,主要是将过去的自主择业调整为逐月领取退役金,并根据军衔等级、待遇级别、服役贡献,差异化设置每月退役金发放的标准和金额,按照军官(士官)“服役时间越长、贡献越大、安置越好、待遇越优厚”。
五是转业名额仍然最最关键。当前大家对政策的过渡期几年?怎么执行?是最最关注的。特别是按照老的条例已经达军龄必须要走的,按照新军衔是可以不走的,那么是走还是不走呢?去年够自主,今年反倒不够“逐月”(自主)的怎么办?去年可以转业,今年却不够条件的怎么办?本来不够转业条件的,今年套改军衔反倒“达龄”要走的怎么办?
网速小编以为,这看似复杂的一系列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关键点:那就是要看本单位转业名额的多少和大家的需求,任何《法规》《条款》都是参照,真正确定走留的还是单位的需要和不需要。
A、假设本单位转业名额特别特别多,即使你不“达龄”,但是你年龄、职务、任职时间等等积分排名靠前,你也必须要走。
B、反之,如果转业名额特别特别少,你即使“达龄”“超龄”了,按照积分排序你靠后(前边一大帮想走的),你也一样走不了。
C、当然,有新政策作为支撑,你至少可以找到一个支点,找单位领导去周旋,为自己的走或者留作最后的博弈,领导也至少有个“把手”,可以根据你的现实表现,为你做做工作,力争实现想走得尽量走,想留得尽量留,实现双赢利益最大化,皆大欢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