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层层筛选,石头科普工作室秋季征文大赛终于进入了大众评审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将每天发布一篇最终入选的合规稿件,交由各位观众来进行线上赏评打分!投票打分环节将出现在文章末尾,请选择最符合你心中评判的选项吧~
大众评审分数将占最终分数的50%!请各位积极投出自己宝贵的一票哦~
另:为保证本次大赛的公平,所有入选稿件将不做任何修改,并使用统一模板进行美编。
今天的稿件是由清漪同学为大家带来的《Galileo’s Persistence》,请各位看完后不要忘记投票哦~
在《伽利略:为真理而战》的纪录片中,是这样描述伽利略的:“要说是谁独自一人创立了现代科学,只能是伽利略。”
是啊,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伽利略在机械与应用方面有着旁人不能企及的天赋,是伟大的哲学家、天文学家,但他同时又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在这场宗教与科学的较量中,他经受着身与心的折磨,你以为他像红衣主教贝拉明之类放弃了吗?不,他没有!
“Where do we find truth? Where is the real truth?”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但要如何才能找到真理?伽利略给出了他的答案,那就是:借助数学能够找到真理。通过对大自然的精确观测获得的数据加上一些合理的逻辑思维,他坚信,数学与哲学的紧密结合是研究万物的真实而可靠的基础。曾经,我也思考过何谓真理,但以我浅薄的见识,竟,不得其道。“大自然赋予他们眼睛是为了让其看到它的运作,并赋予能理解它的大脑”,伽利略如是说。
怀着对真理的追求,伽利略先后研制了望远镜并用其观测天空,随着望远镜的不断改进,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对于宇宙的探索也日益沉迷,他孜孜不倦的每天记录着天体的运动与变化,并在1616年将其经过严谨证明的科学声明公之于众。但这却使他陷入另一场可能危及生命的风波,只因为其理论与罗马天主教会信条相违背。难道他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吗?不,他清楚地记得上一个初涉科学的神甫布鲁诺被判为异教徒后,在浸着沥青的衬衫中活活烧死。伽利略不同于他的女儿总是服从于教会,但在这场宗教与科学的较量中,他被迫放弃了“日心说”的理论。然而世人怎知,他心中坚持真理的烛火从未熄灭。
信仰会随着时间流逝吗?不会。多年以后,教皇更迭,伽利略的禁言惩罚解除。此时六十多岁的伽利略与新教皇会面交谈后决定完成自己从1610年以来的心愿,编写一部有关宇宙学方面的著作。终于,历时五年,在1629年圣诞前夕他完成了这部著作《Dialogue on the Two Chief Systems of the World》。这部著作的发布足可以令伽利略享誉那个时代,但似乎总逃不过命途多舛。他依旧未躲过天主教会的审判,而这部著作也在那时成为禁书。所幸,这位伟人并未得到像布鲁诺那样严酷的刑罚。他被判终身监禁。这也是几百年后罗马天主教会对这位伟人永远也无法弥补的遗憾,后来的教皇委员会甚至引用伽利略在辩护词中的陈述,“Faith should never conflict with reason”。像是能预见最终的成功,一如其对真理的坚守,伽利略在“对话录”副本中最后写道,“Take note,theologians, you run the risk of someday having to condemn as heretics those who would declare as you do that the earth stands still.”
伽利略在审判和拘禁之后,倍受打击且生活艰苦不得不面对现实,爱女的离世更像是熄灭了他生命中的亮光,他忧郁、悲伤甚至憎恨自己。然而,他依旧未停下找寻真理的步伐。在软禁期间,伽利略开始重新审视他早期在物理学方面的研究。他在七十有余的年纪里,思维速度和灵敏度都早已不如从前,却发现了自然世界中物体运动的规律。
伽利略花了其半生,试图证明地球是运动的,作为一个年轻人,伽利略对天文学作出了彻底革命;在74岁,他的最后一本书彻底的改变了物理学。
世人皆浊,唯尔独醒。天地苍茫,宇宙洪荒,愿你身下那片厚重的黄土给予你多一些柔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