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血性的爱国将军”:18岁扬名,剖腹明志,临终提出一请求
1935年,国民政府与日军签订《何梅协定》,完全放弃了华北主权,为后来日本全面侵华打开了华北大门。此举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巨大愤慨,社会各界都义愤填膺。当时中国妇女革命的领袖何香凝女士就曾送给蒋介石一条旧裙子,羞辱他并表达自己的愤慨。
当时,与裙子一起送给蒋介石的,还有一幅对联:
井底孤蛙小天小地自高自大
联中嵌有蒋中正(字介石)的名字,几乎是指名道姓地咒骂,究竟是谁这么大胆呢?他不怕蒋介石的报复吗?
事实上,这个人的资历够老,连蒋介石也不敢动他,他就是国民党元老之一的续范亭。
续范亭,名培模,号恕人,山西崞县(今山西原平市)人。青年时的续范亭在族兄、辛亥先驱续桐溪的教诲和栽培下,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续范亭16岁即加入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续范亭任革命军山西远征队队长,率领一个先锋营在风雪中行军500里,占领雁北军事重镇大同。在清军的疯狂反扑下,他带兵坚守40天,从此扬名山西军界,那年他年仅18岁。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相继沦陷,国难深重。时任西北绥靖公署驻甘肃行署参谋长的续范亭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全面抗战。但他的抗战主张得不到政府的理睬。
1935年11月,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他以老国民党员和西北地区代表的身份千里迢迢由兰州来到南京,对这次大会寄予了很大希望。然而,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们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整个南京城内一片乌烟瘴气。
续范亭悲愤至极,有朋友建议他到中山陵前“哭陵”,他慨然说:“大丈夫流血不流泪,只有用热血才能把这些败类冲到人类行列之外!”
12月26日下午,他独自坐车到中山陵,声泪俱下地祭奠完孙中山之后,便掏出匕首,毫不犹豫地朝自己的腹部刺下。随后被急送至中央陆军医院抢救,人们在他衣袋里发现了血迹斑斑的绝命诗:“谒陵我心悲,哭陵我无泪。瞻拜总理陵,寸寸肝肠碎。战死无将军,可耻至为最。腆颜事仇敌,瓦全安足贵。”
续范亭的爱国壮举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国人无不深受感动,誉其为“最有血性的爱国将军”。
为了抗日血洒中山陵,续范亭的壮举让共产党人由衷地钦佩。当时在西安的共产党组织派人拜访了他,肯定了他的爱国行动,并耐心地向他解释了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要求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主张。
1937年2月,续范亭接受周公、南汉宸的建议,以杨虎城将军代表的身份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山西,做争取阎锡山抗日的工作。
1938年6月,续范亭在晋西北区党委简陋的办公室里庄严宣誓秘密加入我党。八路军120师政委关向应做他的入党介绍人。从此,他在中共的领导下,继续开展统战工作。
由于中山陵剖腹自戕严重损伤了续范亭的内脏,再加上长期奔波劳累所患的肺病、胃病又一直没有治好,续范亭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
1940年夏,百团大战后,日军在根据地疯狂“扫荡”报复,续范亭在随机关艰苦转战时,遽然病倒,生命垂危。中共中央得知后指示晋绥分局,于年底将续范亭接到延安治疗。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检查时,发现其肺部已大部溃烂,中共给予续范亭细致入微的关怀和照顾。
1946年冬,国民党派军进犯延安。延安军民进行大疏散,经过八天的长途行军,续范亭一行到达绥德。长途行军、疾病缠身、加上敌机轰炸,续范亭痛苦不堪,有时甚至偷偷服食鸦片止痛。自感余日不多的续范亭给妻子写信,交代后事,鼓励妻子“把男子架子撑起来,不要像旧式儿女那样柔弱”。续范亭被转移到晋西临县都督庄时,病情继续恶化。
在弥留之际,续范亭艰难地给主席和中共中央写信。在信中,续范亭说:“如承追认入党,是吾平生之大愿也!”
1947年9月12日,一代爱国名将续范亭在临县病逝,享年54岁。9月13日,中共中央致信晋绥党政机关并续范亭家属,接受续范亭同志的请求,正式公开其中共党员身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