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终于拉上了帷幕,德国已经注定是失败的结局,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还是要集结自己的优势兵力来进攻柏林,这场战役的结局我们早已知晓,但这场战争的惨烈程度也是令人触目。毕竟这场战役是二战的终结之战,苏联经过此战基本确定了自己超级大国的地位,这其中或许有些我们不知道的原因,让苏联如此的坚决,以至于牺牲了三十多万名士兵才打下了这块纳粹最后的战场。
让我们把眼光看的再广一些,我们或许能够知道苏联如此坚决的原因,或许三十万战死沙场的勇士比不上斯大林格勒的人数,但这也是精兵强将啊,到底是为了什么?需要付出这样巨大的代价呢?
首先我们要清楚的是,当时的世界并不是苏联一家独大,各国都有着自己的心思,英美方面不可能在战利品的获取中让步,联合起来的他们苏联也不能够无视,而且谁打下来的东西自然就归谁,尽管在土地上苏联已经不需要太多,但是在科技、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纳粹占有优势,军事方面德国纳粹也一度领先。因此各国都眼馋着这些东西,毕竟战争结束后的发展在那时已经可以提上日程了。
在当时看来,苏联为了抵御德国,已经将本土能够利用的设施都用上了,满是战争过后的疮痍,死亡人数过千万可不是个小数目,这就意味着如果苏联打不下柏林,那么就有可能连发展都成问题,这样看来,打下柏林似乎成为了苏联方面的最优选择,只是这个选择伴随着血肉与牺牲。
当然,苏联的这个做法在今天许多人都马后炮似的不认可,认为他们远不及美国"机智",彼时的美国选择的是将科学家带回国内,目前的美国已经成为了超级大国,这样看来当时的选择是对的,但历史不应该这样片面的去评判。
再说另外的一个原因,那就是战争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如果不一鼓作气将德国纳粹击溃,谁也不能保证德国不会再卷土重来,毕竟一战二战都与德国有关,纳粹的势力不结束,和平就无法到来,而且虽然战局已经朝着德国失败的方向走去,但是德国并不是没有任何力量,柏林当时布下了太多太多的兵力,如果就此退去等待时机,战争的时间会无限延长不说,纳粹是否会借机逃窜?谁也不能保障。
在战争时期,苏联与其他的同盟国其实关系并没有多紧密,在战争时期可能是最好的朋友,但是苏联与美国英国不同,英美有可能会给德国留下一丝生存的机会,但是饱受战争之苦的苏联却绝对不会,毕竟有成千上万的苏联士兵死在了保卫国土的战争上,红场阅兵更是坚定了苏联的决心,因此德国已经和苏联成不死不休之势,如果苏联退却,德国可能就向英美投降了,这对于苏联来说是不可能接受的局面。
同时也是为了对自己的盟友展示自己仍然有一战之力的能力,或许苏联自己不这么想,但英美确实可以威胁到苏联,在战争时期,签订再多的协议都是无用的,一旦互不攻击条约被撕毁,苏联势必是第一个被攻击的目标,别的国家都不会坐视苏联再度成长,毕竟一国独大,注定会有新的冲突,这一点在冷战时期也得到了体现。
对于战争胜利的渴望,已经战胜了对于生命的敬畏,与已经死亡的士兵来说,此时的付出已经变得可以接受了,八十万的德国士兵守着的只是一座残破的城市,胜利就在眼前,牺牲三十万来换取永久的和平,苏联愿意这样做,也有能力这样做,所以就会有前文提到的眼看胜利到来,还要牺牲的事情了。
如今看来,苏联的做法仍然是正确的,毕竟对于德国纳粹,丝毫不能手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