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 南沙群岛 虽然海域广阔,岛礁众多,在8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分布着230多座南沙岛礁,但真正能让人生活居住的天然岛屿并不多。面积较大的岛屿如 太平岛 、中业岛、南子岛、北子岛、景宏岛、马欢岛、南钥岛等均分布在南沙群岛北部区域,南沙南部和西部区域天然岛屿较少,西南部的天然岛屿只有南威岛一座。
南威岛,顾名思义,威震南疆之意。1946年取自国民党政府广东省主席罗卓英(号慈威)的字号。
南威岛自古以来为我国领土,我国广东、海南渔民常年在这里打鱼,并长期在岛上生活。南威岛附近的西南渔场是我国的传统渔场。岛上植被茂盛,我国渔民在岛上建有房屋,挖有水井,水井至今仍在使用。
越占南威岛上的飞机跑道
南威岛填海前陆地面积不大,仅有0.15平方公里,岛屿呈三角形。东距我国华阳岛102公里,北距我国永暑岛145公里,西北距越南南部最近海岸线却有400公里以上。南威岛距越南本土这么远,加上南威岛地处南海腹心,南海航运大通道旁,它是怎么被越南侵占的?
故事要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说起,1933年以前,我国在南威岛上长期生活的海南、广东居民有20余人,他们以打鱼为生,在岛上开有菜地,喂有鸡鸭,打的鱼都贩卖到了东南亚等地。1933年4月法国殖民者派兵侵占了我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南威岛是其中之一,我国岛上居民被其奴役。我国政府向法国政府提交外交照会和抗议,令其无条件从我国领土上撤出去。当时,我国国力薄弱,并无条件进行驱赶。抗日战争爆发后,南威岛又被日本侵略者侵占。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6年我国才派军舰收回被日本侵占的南威岛。
1947年我国以原广东省主席罗卓英,字慈威,命名南威岛(南威岛原名鸟仔峙),并向全世界进行公告,我国在岛上立有主权碑,设有前哨站,并派人不定期巡逻。
据相关资料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南威岛曾由大陆实行管治,归广东省管辖,为防御驻扎在越南的法国军队入侵。1951年8月,广东省海岛管理局决定在南威岛建造一个鱼雷潜艇临时补给基地,守卫我国的南沙群岛。在苏联协助下,把一批旧苏联商船改装成“星海(Xing-hai)”、“星光(Xing-guang)”、“新星(Xin-xing)”等巡逻舰、装甲轮,加上苏联潜艇,由起义海军将领邓兆祥领导,从西沙开进南威岛,1952年1月在南威岛成立鱼雷炮舰补给基地,对南沙群岛进行例行巡逻。
数年后,美国海军感受到南海腹心的南威岛补给基地有一定威胁,曾派军舰到南海进行巡逻。后来,我国海军因海路遥远,补给困难,让巡逻在南威岛海域的鱼雷炮舰撤回,人和军舰全部撤回大陆。此后,南威岛名义上归台北国民党政府管辖,但国民党部队并没有派人上岛驻守。仅在1956年,国民党海军先后派出立威部队、威远部队和宁远部队三次巡察南沙群岛。在巡弋过程中,曾在太平岛、南威岛、西月岛重树石碑、举行升旗礼,并改编为“南沙守备区”。但南威岛上除了我国留下的主权碑和营房,再无人驻守。
南威岛自此成了无人驻守的岛屿。
1973年7月南越政府趁我国无暇顾及南沙群岛之时,派兵悄悄占领了我国的南威岛,并在岛上修建营房和驻军。我国向南越政府提出了抗议。1975年北越统治南越后,北越继承南越在我南沙的侵略成果,继续侵占我国南威岛至今。
南威岛的礁盘不大,横竖不会超过两公里。南威岛是从海盆上发展起来的一座台礁岛屿,无潟湖,台礁发展有限。2015至2016年,越南在南威岛进行人工填海,将岛屿的陆地面积由原来的0.15平方公里,扩大到了0.33平方公里,并修建军用机场一座,飞机跑道长1300米,还在岛上修建了大量的军事设施。
现南威岛是越南在我南沙的指挥中心,驻军500余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