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成都楼市,成都专业的房地产新媒体平台
为购房者投资置业提供服务和决策参考
就在1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楼市迎来了近期的最大新闻:
央媒罕见发声预警
要抑制楼市“打新热”!
近日,新华网发表评论“抑制楼市打新热需要硬核措施,比如通过房地产税来增加持有环节的调控。”!字数越少、事情越大!这条点评气势汹汹,直接点名批评,并建议硬核打压热点城市的“打新热”现象。
新华社直接毫不遮掩对个别城市和热点个盘点名,并不常见,且新华时评极具政策指导份量。尤其深圳作为全国楼市重要的风向标,此次更是成为了众矢之的!
01
央媒点名狠批、炮轰万人抢房!深圳要出重拳吗?
可能大多数关注楼市的买房人,都已经知道了由深圳润玺1期的开盘引发的楼市“万人抢房”和“打新热”的浪潮,一开始只是一些人的谈资,而最终却引得央媒下场点名批评!
新华时评指出,十几万元一平方米的商品房俨然成为火爆“投资品”,“打新热”背后的买房牟利现象显然与“房住不炒”理念背道而驰。特别是新房、二手房价格“双轨套利”、“借票代持”买房行为。
文章还具体提出了举措:
2、加强对持有环节的调控,让税收杠杆发挥更大作用;
3、建立科学合理的房地产税制度,通过市场化手段抑制投资投机行为。
新华社全文
据了解,今年以来,深圳在楼市调控方面一直都是排头兵,715新政的威力可谓史上最严。如抬高购房资格门槛、建立二手房价格指导制度,针对热点新盘采取限制人数、无房优先、积分优先等调控措施。
但买房人对新房市场依然趋之若鹜,“打新”热度不减。
02
基调已定!
未来5-15年,楼市走向定了!
事实上,放眼2020的楼市,“打新热”现象从深圳到成都、杭州等热点城市已经很普遍了。
先来看看这些城市魔幻的2020年表现。
杭州:频繁出现“万人摇号”、6万人登记抢959套房、0.766%的超低中签率、房价涨幅4.4%接近临界点等一系列楼市过热现象。
苏州:作为长三角热点城市,相较而言,市场较为平稳,但也不容小觑。在今年年初,苏州作为全国范围内最早一批楼市复苏的城市,也曾因“千人抢房”、“一秒售罄”成为被热议的焦点!
话说回来,出现万人抢房热潮,说到底还是因为存在价格倒挂现象。由于政府的限价政策,造成热门板块形成的新房与二手房倒挂,且倒挂越高吸引的人就越多。
在开盘现场经常能听到“买到即赚到”、“买到稳赚几十万”。所以,在这样巨大的诱惑之下,他们忙着卖房子、腾名额、筹措资金。无论风里雨里,他们都要去碰碰运气。
财经专家刘晓博认为,“打新潮”扰乱正常生活、工作秩序,让整个城市越来越浮躁,的确到了该治理的时候。
随着2020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楼市再度活跃,同时出现了楼市万人打新的景象。
但在这之后,ZF也快速的采取了相应政策管控:成都、杭州、宁波纷纷出台了新政,优先照顾无房的户籍、人才,落实房住不炒。
就在11月24日,成都再次出台楼市新政,实行资格预审,优先向无房家庭销售,同时将无房家庭的选房比例从之前60%提至70%以上。
由此可见,政策管理逻辑已经改变。“房住不炒”首次写入“十四五”规划,将成为未来5至15年的基本政策基调,尤其是被重点监控的城市,调控政策不会轻易放宽。
03
重提房地产税,意味着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新华社时评一出,房地产税出台的呼声再起。
有报道称:房地产税一直在准备。
今年5月18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中国青年报》)
而房地产税真正要开征,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按照此前消息,规划房地产税会在2020年前后出台,目前看来已经不现实了:
1、房地产税涉及利益巨大,环节众多,征税技术要求高,征收房地产税推进肯定需要一段过程,绝非一蹴而就的。
除了国家在立法、财税改革方面推进,还需要在征税的技术准备工作,即不动产登记与联网、房产价格评估等。
2、房地产税最终目前是让房子逐步回归居住属性,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首套房是刚需,所以首套住房必然会是免征税的。
所以,刚需客看中心仪的房源,还是要早下手,经济条件允许的话,首套房建议买好房。
3、房地产税将增加购房者的持有成本,对于有十多套房产的壕们来说,征收的房地产税应该是带有惩罚性质的。
写在最后
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之下,市场以“稳”为主,任何投机性炒房行为,都会受到严厉打压。
买房置业最终还是要回归“居住”属性,拒绝“打新热”并不是告诉大家不能买房,而是希望大家能够理性看待房产,按需购买!
最后,祝大家都能买到心仪的好房!
特别鸣谢苏州楼市情报
END
成都专业的房地产新媒体平台,成都房价、楼盘点评区域分析、楼市资讯信息发布中心,为购房者看房、买房、投资置业提供服务和决策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