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1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称,建立在美国海外领地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台的巨型射电望远镜平台于11月30日晚间至12月1日凌晨之间坍塌。自此,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贵州的另一只“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社交平台上表示,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平台一夜之间坍塌,所幸没有人员伤亡报告。负责维护射电望远镜的工程师们已评估了损坏情况,确定望远镜的三个支撑塔全部断裂,重达900吨的仪器平台坠落到下面的碟形反射盘上。望远镜的支撑钢缆也断裂了。
阿雷西博望远镜修建于1963年,镜面直径305米,深度51米,占地面积81000平方米,自1970年以来,该望远镜一直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而到了2018年4月,望远镜改为由中佛罗里达大学运营和管理。自2017年来,阿雷西博望远镜接连“受伤”——2017年,北大西洋诞生了数个强大的飓风,其中飓风玛莉亚以最高等级的五级飓风正面登陆波多黎各,成为当地建邦至今最强飓风。玛利亚对当地造成了毁灭性破坏,几乎全域停电超3个月,造成约3000人,是该地史上造成伤亡人数最多的飓风。
正面袭击的飓风也对阿雷西博望远镜造成了破坏,强风导致430兆赫线路馈送断裂并掉到主镜盘上,损坏了接收盘面上38000块铝板中的约30块。此后,阿雷西博望远镜也受到了2019年-2020年波多黎各一系列强烈地震的影响。当地时间11月19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该望远镜将被关闭,并以可控方式拆除。阿雷西博天文台将被关闭的消息宣布后,曾有3.5万人参与了网络签名活动,请求拯救天文台。但拆除计划还在进行时,望远镜平台就已倒塌。
阿雷西博天文台是世界最著名的天文台之一。从它1963年竣工到2016年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竣工之前的50多年里,阿雷西博天文台的305米射电望远镜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径望远镜,被用于射电天文学、大气科学和雷达天文学三个主要研究领域。1974年,天文学家泰勒和赫尔斯利用阿雷西博望远镜发现了第一个射电脉冲双星系统PSR191316,最终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这两位天文学家也因此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74年,阿雷西博天文望远镜发射了著名的“阿雷西博信息”,当时科学界希望通过无线电和地外文明沟通,尽管这是一次充满争议的尝试。1990年,波兰天文学家利用阿雷西博天文望远镜在脉冲星周围发现了系外行星,这是在天文界内发现的最早一批系外行星;阿雷西博望远镜也是科幻片《超时空接触》以及007电影《黄金眼》取景地。
这么来看的话,2017年北大西洋的严重飓风活跃季被认为是异常的,数个强大的飓风产生并给大西洋沿岸带来了严重破坏,这可能和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有关,因此阿雷西博望远镜的报废说起来也和全球变暖有着些许关系。由于此前就已经在着手拆除阿雷西博望远镜,此次坍塌后的阿雷西博望远镜已经无法再继续投入使用,因此外界推测当局已没有重建阿雷西博望远镜的打算。阿雷西博和来自我国贵州的FAST望远镜,被誉为地球射电天文学上的“两只天眼”,随着阿雷西博望远镜的倒塌,意味着现在射电天文学界只有一只眼睛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