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手机导航已经成为人们离不开的工具,当我们按照导航软件的引导解锁新路线时,红色的堵塞道路总是让人避之唯恐不及。
毕竟没有人想被堵在路上,所有人都希望自己选的道路畅通无阻。‘
’但是手机又不长眼睛,摄像头顶多看个100米、200米,它是怎么知道我们的行车路线出现拥堵的呢?
来自德国的一名“顽皮”的艺术家西蒙·韦克特,做了一场“挑战谷歌地图”的数据实验,或许能给出我们答案。
99部手机 Vs Google地图
据韦克特说,他有一天突然脑洞大开,想到了这个挑战实验。
在柏林空荡荡的街道上,韦克特拉着一辆装有 99 部智能手机的手推车,车上所有手机的 Google 地图导航全部打开。
随着韦克特拉车前行,Google地图上的街道变得越来越红。
当然整个变化并不是实时的,在韦克特走了一小时后,Google 地图上的才开始显示那条路变红了。
更可气的是,韦克特特意这些智能手机带到Google柏林办事处的外面,人为制造了一场虚拟交通拥堵,不知道Google能不能忍的住……
从地图上看,地图的红色标志意味着严重的交通堵塞,但视频中的街道实际上几乎没有流动的车辆。
韦克特的实验成功的骗过了Google地图,让它觉得该路段有近百辆车在缓慢爬行。
为什么软件会上当?
当我们下载任何一款导航软件的时候,安装时必须同意软件使用我们的GPS信息,于是导航软件就有了你实时的GPS信息,通过实时信息它就能够计算出你前进的方向和速度。
‘
举了例子,有一条路平时车子开过去大概2分钟,你的导航软件监测到你的车怎么龟速行驶,通过时间变成10分钟了,这肯定不太正常。
那么导航软件马上就能识别出来,这里估计堵车了或者有事故了。
但究竟你是在路边等人,还是真的发生堵车了,导航软件就会看看同一路段上其它人的数据是怎么样的。
如果其它人传回来的数据和你是一样的,那就可以大致判断出,这里堵车了或者出事故了。
既然这个数据是我们用户提供的,那么就需要有足够多的用户,用户越多,数据越多,结果就越准确。
比如说国内常用几个的导航软件,每天有近亿的个人GPS信息数据反馈到服务器。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信息的收集员和享用者,这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游戏。
这位德国小哥正是利用了导航软件的这一Bug,制造了交通拥堵。
据韦克特自己说,产生这一实验的想法,最初是在2017年柏林的一次示威活动中诞生的。
当时的示威现场基本没有汽车,但是Google地图却显示交通堵塞情况十分严重,示威人群的智能手机无意中欺骗了Google。
判断堵车还有哪些招?
导航软件除了通过用户大数据分析道路实时情况,还会与各地的交通管理部门进行深度合作,共享交通数据。
交管部门拿到导航软件的数据,可以进行更好的城市服务,导航软件也可以借助交管部门设在各个路口监控摄像头,获取实时的车流数据,分析道路实时拥堵情况。
以好奇君所在的城市杭州为例,2016年,杭州交警就已经入驻高德地图。
杭州交警会提供,全市范围内交通事件信息、交通管制信息、交通事故信息等权威交通数据。
而高德地图则提供车载导航数据,通过与交管数据的整合,形成更加准确的实时路况。
除此之外,各个城市大量的出租车、公交车,对于城市道路情况,也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每辆出租车、公交车上都有实时的GPS数据,出租车、公交车公司后台系统都能看到这些车辆的GPS数据,每辆车的速度及位置,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车辆所在位置的拥堵情况。
不过这种方式相比前面两种,准确度相对要低一些。
当然万事无绝对,虽然大多数时候导航软件还是很准的,但是也不排除数据有误,好奇君就碰上过明明一路顺风,地图上却显示红色堵车的情况。
那么问题来了,网友们,你有被导航带入坑的经历吗?
大家都在看这些
短暂现身又神秘消失!
四男子偷走美国荒漠金属巨碑
月球上的土
为什么这么珍贵?
同是大侠,为什么东方的蒙嘴
而西方就蒙眼?
等了将近10年的功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