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
这里干旱少雨,植被稀疏。
“穿着羊皮袄,挂不上一根草”,景泰人这样形容戈壁滩的荒凉。
景泰县有个叫舒芳的女子。
13年前,她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一千多万,和家人一起,去开发1.5万亩戈壁滩。
她种植文冠果树,用文冠果的种子榨油;种植甘草,把甘草的根系做成切片。
3年前,她又流转4万亩荒滩地,继续扩大甘草的种植规模,并用甘草的枝叶养殖滩羊。
2019年,舒芳的基地,甘草切片的年产量达到1万吨;滩羊的年出栏量达到5万只,收购农户的羊10万只,年屠宰量达到15万只。
再加上销售文冠果油的收益,基地的年总销售额达到2.7亿元。
前不久,《致富经》报道了舒芳引水开发戈壁滩,收获财富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带动农户增收的事迹。
舒芳的老家,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和丈夫结婚后,调到了景泰县工作。
她原本在百货公司上班,后来自己做起了小家电销售生意。
1996年,舒芳创建了景泰县第一个民营家电商场。
辛苦打拼十多年,她积攒了上千万的身家。
2007年,当地政府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开发戈壁滩。
当时,舒芳的家电生意正在走下坡路。
听到这个消息后,她想到自己的几个兄弟姐妹都在农村,生活也不富裕,萌生了带上家人去种地的想法。
舒芳觉得,开发戈壁滩确实很难,但只要能开发出来,以后的很多年都将受益。
她花了半年时间,在景泰县四处考察,最后选了一个四面高、中间低的窝子地。
窝子地的土层比较厚,而且距离引黄提灌的水渠只有13公里。
舒芳在这里承包了1.5万亩戈壁滩。
要开发戈壁滩,必须有水才行。
舒芳的基地,离引黄提灌的水渠有13公里远,并且比引黄提灌的水渠高70米。
想要引水,需要铺2500根6米长的管道,还要建二级泵站。而且,为了冬天防冻,管道得埋到地下2米深才行。
舒芳带着工人,没日没夜地干了40多天,才把引水管道铺设完成。
2007年11月5日,水渠第一次开闸放水,舒芳的基地终于能用水种树、种庄稼了。
她向专家请教后,对基地进行了规划。
为了阻挡风沙,舒芳在基地的最外围,种上了白杨树;而基地的里面,则种上了文冠果树。
文冠果树耐干旱、耐盐碱,能适应戈壁滩的环境;而且它的种子,可以用来榨油。
舒芳总共种下了5千亩文冠果树。
文冠果树种下后,需要4年时间才能结果,在这之前不会产生效益。
舒芳去宁夏考察,得知甘草能适应戈壁滩的气候,并且种下2年就可以收获后,决定种植甘草。
2009年,她从宁夏请来一位技术员,试种了50亩甘草。
2011年10月,舒芳的甘草可以收获了。
可她的甘草,不仅产量低,品相也非常差。
优质的甘草应该是又粗、又直的,但舒芳的甘草,须根又多、又细,根本没办法做成切片销售。
她向专家请教,才知道是自己的种植方法有问题。
之前,舒芳都是直接把甘草小苗种在地里。
小苗种下后,会发出许多须根。须根多了,营养分散,主根就长不大。
专家告诉舒芳,要想得到根系又粗又直的甘草,最好直接种下甘草种子。
种子发芽后,主根会极力向下生长,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形成的须根就少。
甘草的种子很硬,当地人管它叫“铁籽”。
为了破开表皮,提高发芽率,舒芳用碾子碾种子,但这个方法损伤率比较高。
后来,他们找到一个新办法,用一种溶液浸泡甘草种子,等表皮软化后再播种。
2011年,舒芳筹集300万元资金,种下了1千亩甘草。
经过2年的生长,2013年,舒芳的甘草获得了丰收。
甘草的根长得又粗又直,长度近1米,须根很少,每亩的产量达到了900公斤。
舒芳把鲜甘草卖给药材市场的经销商,一公斤能卖4.5元,一亩地甘草就能卖4千多元。
这个时候,舒芳基地的文冠果树也陆续结果了。
她找到加工厂代工,把生产的文冠果油卖给经销商。
一斤文冠果油的市场价格能达到200元。
种植甘草的效益很好。
2017年,舒芳在距离戈壁滩70公里外的地方,又流转了4万亩荒滩地,种上了甘草。
她还建起了自己的甘草加工厂,年产甘草切片1万吨。
甘草种得多了,舒芳开始为甘草的枝叶发愁。
甘草的根系扎得很深,采挖时要用拖拉机把下面的土翻上来。为了不影响拖拉机前进,采挖之前,要把地上的枝叶割掉。
光收割枝叶这一项,舒芳每年就要花上百万元,还要找地方堆放收割的枝叶。
舒芳和婆婆聊天时,听婆婆说,甘草叶子可以喂猪。这让舒芳深受启发。
她拿着甘草枝叶去北京做化验,结果是甘草枝叶的粗蛋白含量超过18%,和苜蓿的粗蛋白含量差不多。
舒芳决定发展养殖业,把甘草枝叶加工成饲料。
想到西北人爱吃羊肉,她买了5千只羊开始养殖。
8月到10月,是甘草生长的后期。这段时间,舒芳会把羊赶进甘草地里,让羊采食枝叶。
这样既能减少收割枝叶的工作量,也不会对地下的甘草根系产生影响。
等到甘草采收前,再把收割下来的甘草枝叶打成捆,储存起来,加工成饲料。
甘草枝叶在饲料中的比例占到30%左右,养一只羊,就能节省100多元的成本。
2017年12月,舒芳的羊可以出栏了。
她建起屠宰场,把羊肉分割销售,定价每斤比普通羊肉高3元。
由于定价高,销售团队跑了2个多月市场,销售情况也不理想。
舒芳自己去当地的一家羊肉烧烤店,推销羊肉,可对方一听价格就拒绝了她。
为了打动对方,把羊肉卖出去,舒芳想出2个办法。
她邀请客户来基地游玩,向客户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打感情牌;
再邀请客户参观她的屠宰场,专门为客户量身打造几款羊肉产品,让客户拿回去就能食用。
客户听了舒芳的创业经历,觉得很感动;对量身打造的羊肉产品,也感到很满意。
于是,双方当场建立了合作关系。
按照这个思路,舒芳一个一个地沟通客户,为客户量身定制羊肉产品。
通过这个办法,她不仅打开了本地市场,还把羊肉卖到了北京、上海等城市。
靠着销售文冠果油、甘草切片和羊肉,2019年,舒芳的基地,全年总销售额达到2.7亿元。
在她的带动下,当地有很多农户开始养羊。
农户养出商品羊后,舒芳会全部回收、销售,一千多户农户实现了增收。
昔日的戈壁滩,变成了如今的聚宝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