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周末,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奔波于孩子的各种活动场所,有的孩子甚至一周内参加两三样活动,家长送得辛苦,孩子学得也累。
其实家长苦点儿累点儿倒也没什么,关键是这些活动孩子本身是否愿意参加?我们做家长的是否设身处地地体会过孩子的感受?孩子是否因为多参加了课外活动就感到了快乐?
今天,益养君就针对送孩子去兴趣班的一些问题,为大家答疑解惑!
一、要不要送?
肯定要送的。
城市里四五岁的孩子,不送兴趣班,估计找个同龄人一起玩都找不到。没办法,大家都送啊。哪怕是为了社交,你也得送。总不能让他去小区里的运动中心,和老年人呆一起吧?
其实,适当的培养孩子的爱好和特长最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升学,也不是希望培养娃成为一代大师,主要目的还是提升孩子自身修养,从而待娃成年后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社交需求,兴趣培养,欣赏美的能力,这些是我看重的东西。社交,是为了更好地与别人相处;兴趣,是为了更好地与自己相处;欣赏美,是为了活得更有趣。
但是问题又来了。
二、送去学啥?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惑,这么多眼花缭乱的兴趣班,我应该选择哪一门或者把哪一门正在上的继续坚持下去呢?
孩子特别喜欢的,经济允许范围内,家长们一定会送兴趣班的。娃在某一方面有明显天赋的,家长们一般基本也不会放过。如果娃一上围棋课、奥数班就来劲,那我真得恭喜你了。
不过,大部分家长都没有那么幸运。
按照小朋友爱玩的天性,运动类课程永远是最受欢迎的。大部分运动,都是从四岁开始,不用过早给娃报运动班。
运动类的兴趣班,至少得有一个。如果只选一个,我倾向于团队运动。团队运动常见的有篮球、足球、排球、冰球,个人运动常见的有游泳、滑冰、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格斗、舞蹈等。
艺术类的,画画,钢琴,芭蕾,小提琴,粘土,可选的也挺多的。我怎么觉得钢琴这玩意挺简单的,不就是按照谱子找键吗,跟我们当年练盲打有啥区别 ?感觉各种弦乐才有难度嘛。
语言类的,ABC去学中文,中国娃就去学英文,基本都这样。
三、半途而废怎么办?
几天就放弃,很可能是老师的问题。
朋友家的孩子,报了个网球班,第一个私教不太上心,一个小时的课程,热身15分钟都算在里面。换了一个教练之后,孩子就积极多了。
一个月之后还没有兴趣,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聊一聊,是讨厌了还是疲倦了?讨厌了咱就不上了。厌倦了则要告诉他,兴趣只能帮你入门,如果要提高,必然要接受大量针对性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提高。能力提高之后,才会享受成功的喜悦。
可以一起上节课,实地考察一下。
如果这门课是他自己选的,自己选的课,含着泪也得上完啊。要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当然,也不能简单地说只要允许孩子自由选择课外活动,就等于给了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真正的快乐在于,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并给予孩子精神上的支持。
只要是孩子自己愿意,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进步甚至享受困难、压力和挑战以及战胜困难的过程,他们就在精神上感到了满足和快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